海口網11月23日消息(記者伍鳳妹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崔梅麗 攝影報道)“黎站長她們給我們家帶來很多幫助,有她們的陪伴,我家大寶很開心。”11月23日,說起秀英街道社會工作站站長黎曼,家長吳先生話語中滿是感激。今年來,海口秀英區打造“星辰計劃”示范項目,通過“1+5+1”的服務模式,組織社工、志愿者和社會力量,為困境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社工專業服務,為他們構建一個安全、溫暖的成長環境。
秀英街道社會工作站社工上門走訪。伍鳳妹 攝
“大寶最近狀態怎么樣,還打籃球嗎?”“他喜歡打籃球,每天都有玩,上次有社工哥哥姐姐帶他出去玩,回來可開心了……”23日下午,秀英街道社會工作站的社工上門走訪“星星的孩子”的家庭,了解孩子近況。
吳先生家的大寶今年9歲,在讀三年級。“小孩一歲多的時候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癥,那時候我就決定放棄工作,成為全職爸爸,開始帶著孩子,從每周一到周五,從家往返康復中心,來回40公里。”吳先生說,六年來,他帶孩子做康復,學習自閉癥知識,陪伴做訓練,從“你我他”開始教到學會吐字表達意圖,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
今年5月,在社區工作人員的介紹下,社工專門和吳先生對接,上門走訪,了解家長孩子需求,鏈接社會資源,除了上門陪伴孩子,還開展康復訓練服務。“過程很艱辛,自閉癥孩子的父母承受的精神和經濟壓力超乎常人的想象,很感謝有秀英街道社工們,他們的到來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雨,溫暖我們的心。”吳先生說道。
大寶最愛在陽臺處打籃球。伍鳳妹 攝
讓吳先生一家感到暖心的,正是秀英區打造的關愛服務困境兒童——“星辰計劃”示范項目,通過實施“1+5+1”的服務模式,為困境兒童的健康成長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1”是指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依托基層公共服務部門,將社工站為打造為困境兒童救助平臺,開展各項困境兒童公共服務前端指引、數據、資料更新、政策普及等服務,做好轄區內困境兒童及家庭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橋梁。
“5”是指運用“五社聯動”創新模式,采用“社區+志愿者+專業社工+社會組織+社會資源”的“五社聯動”創新模式,讓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社會志愿者、社工、社會企業參與守護困境兒童當中,形成“多方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1”是指成立一個“星辰計劃”項目專項社會工作小組。主要負責項目的執行,對秀英街道轄區內在冊困境兒童、臨時留站流浪乞討兒童和困境家庭兒童進行前期評估、心理輔導、跟蹤回訪、權益維護、主動發現等服務。
“我們會針對孩子的情況,開展精準化、個性化的關愛服務,‘一人一策’精準關愛兒童。”秀英街道社會工作站站長黎曼說,社工會定期走訪,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方案提供不同的專業性服務,讓困境兒童盡快融入集體,通過學習、鍛煉,培養自理能力與適應能力,使他們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對未來。
“困難家庭需要社會的愛心,困境兒童更需要社會大家庭的關心。”秀英區社會事務救助中心主任周經力表示,通過打造關愛服務困境兒童——“星辰計劃”示范項目,鏈接多方資源,引入社會力量,創新服務形式,為困境兒童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關愛服務,有針對性地確立服務項目,圍繞學業輔導、親情陪伴、安全教育、心理輔導等內容開展服務項目和志愿活動,進一步健全困境兒童服務保障體系,推動秀英區社會救助發展與進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