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珍寄深情,郵票背后是彭全盛的拳拳赤子心。今年6月中旬,彭全盛在省博館參觀建黨100周年主題集郵展時,便萌發了捐贈“紅色”郵票,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的想法。“我從不計較這些郵票的經濟效益,只希望以此發揮它們的社會價值,留下一段紅色記憶。”他說,這是作為一名老黨員為黨史學習教育而做的一件小事。
這批郵票中,飽含彭全盛半個世紀的心血和珍藏。他從1970年開始收集郵票,藏品有三四千枚。這些郵票隨他幾次遷居,卻始終保存完好。
“我以時間為脈絡,從所有藏品中精挑細選一批的‘紅色’郵票。”為最大限度依照史實,選擇契合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的郵票,彭全盛反復閱讀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并從藏品中對標選取與歷史事件相呼應的郵票。
“手中的報紙都快翻爛了,一邊讀,一邊勾畫做筆記,不知不覺便寫滿了一本信紙。”花了三個多月,直到今年10月2日,彭全盛才初步整理出郵票,又緊接著將它們分類存放和謄寫說明。
“彭老一頭扎進整理工作,人清減了許多。”王智說,彭老的“紅色”郵票十分珍貴,其中最早的是1952年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二周年》紀念郵票,還有中國共產黨成立60、70、80、90和100周年的紀念郵票等極具歷史意義的藏品。“這些郵票不僅有其歷史價值,更展現出一名老黨員初心不改,信仰不變的執著和堅持。”
下一步,海墾博物館將組織專業人員梳理、鑒定這些郵票的價值,并加強與我省其他文史單位的交流合作,從中梳理、提煉出背后的歷史價值和鮮明的展陳主題,并以此為載體,組織主題集郵展、研學、紅色課堂等多種紅色文化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