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昌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推動水產養殖業發展轉型升級
魚苗蝦苗“上樓記”
在文昌市會文鎮的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養殖戶查看水產種苗生長情況。海南日報記者袁琛 攝
12月2日,文昌市東風螺養殖戶曾廣能和往常一樣,開著私家車從老家會文鎮海邊村出發,只用了5分鐘就到達上班地點。
曾廣能的辦公室在文昌市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今年5月,他和養殖的44個池子的東風螺一起“搬進”園區養殖示范廠房(第一期)。
“一期養殖示范廠房共2層,樓上、樓下有我們村4戶養殖戶試養的東風螺、東星斑魚苗等。”曾廣能坦言,村民們世代靠海吃海,以前都是露天養殖,如今東風螺住進“別墅”,是個新鮮事。
為什么要“上樓”?文昌是我省重要海水魚苗繁育和水產養殖集中區之一,主要有南美白對蝦、東風螺、石斑魚等,其中對蝦苗種產量占全省的80%以上,特別是會文鎮受益于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被譽為海南“蝦苗谷”。然而,近年來水產養殖粗放發展也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部分區域沙灘出現污染,有的海域水質下降,養殖產業亟須轉型升級。
為了守住生態底線,同時保障百姓生計,2020年,文昌市規劃建設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鼓勵當地養殖戶“上樓”養殖。
“新鮮”只是感受之一,曾廣能還感覺到,水產養殖“上樓”帶來的許多好處:3年試養期內,園區免收廠房租金、供水等費用。“瞧,這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廠房,不僅結實、抗臺風,最要緊的是,園區統一規劃養殖尾水處理,解決了生態環保問題,讓我們養殖戶沒有后顧之憂。”
今年8月,養殖示范廠房(一期)二樓,曾廣能等養殖戶的東風螺池子旁邊,又來了一位新鄰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養殖的23個池子海葡萄。
冬日的陽光透過透明的屋頂,斜斜地照進養殖池,這些呈深綠色、晶瑩剔透的海葡萄,正在努力生長。
“海葡萄被譽為‘植物界的魚子醬’,適用于高端餐飲和化妝品精華液原料的提取。和其他的水產品不一樣,這種大型藻類要求水溫不低于16℃、光照充足,適合在廠房頂層繁殖,也是園區吸引我們‘上樓’養殖的原因。”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管理員莊仁家介紹,海葡萄一般養殖3個月后可銷售,目前市場價每斤達50元至60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