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回應社會關切,提出有效規范金錢打賞、禁止利用“網紅兒童”牟利等意見。這是貫徹落實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又一舉措。
如今的未成年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網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6歲至19歲網民規模達1.58億,占網民整體的15.7%;10歲以下的網民占比在3.3%。
網絡文化市場魚龍混雜、參差不齊。從線下到線上,主打未成年人市場的平臺不在少數。隨著網絡表演、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等網絡文化市場快速發展,個別網絡文化平臺傳播恐怖、暴力、低俗等不良內容。還有令家長頭疼的“金錢打賞”問題,甚至有的主播明知屏幕那端是未成年人,仍誘導其高額打賞。此類不良網絡文化的危害性顯而易見。對此,我國法律作出明確規定,如“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等。
我們既要看到網絡文化市場有些“兒童不適”內容容易侵蝕童心,還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現象。不少未成年人眼睛離不開屏幕、手機不離手、一看網絡視頻就停不下來……對此,各部門近年來出臺了不少保護未成年人的政策舉措,說明這方面的意識變得更強,且深刻認識到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下一步,相關工作有待繼續加強,形成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合力的大保護。
其一,加強網絡環境整治,采取有效措施阻斷有害內容,營造未成年人成長的良好網絡環境。其二,構建和完善防止未成年人網絡沉迷機制,比如增強兒童保護模式功能。其三,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家長做這方面的好榜樣,督促和引導未成年人放下手機,離開屏幕,多仰望天空,親近自然,或讀書寫字、畫畫舞蹈,不要早早地成為“低頭族”中的一員。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