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創新的大道上飛馳
2021年1月13日,中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制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西南交大正式啟用。這標志著我國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具備了工程化試驗示范條件,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南交大啟動磁浮研制。1997年獲批“863計劃”項目“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正式開展高溫超導磁浮車的研制。從開始磁浮研制到高溫超導磁浮車走出實驗室、走上試驗線,一轉眼已歷數十年。
“買別人的東西并非長久之計,只有研制出自己的東西,才能解決根本問題。”1984年,還是西南交大一名講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去日本驗收供電遠動裝置設備,看到研究實力的差距,感受到國外專家的輕視,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一定要攻克這個難關,做出真正屬于我國的供電遠動裝置!”年輕的錢清泉暗暗下定決心。他帶著十多人的團隊,夜以繼日地研究,用3年時間研制出牽引供電調度自動化多微機遠動裝置,填補了我國電氣化鐵路牽引供電遠動技術領域的空白,我國鐵路電氣化設備終于走上國產化之路。
謙遜低調、埋頭苦干,是交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特質。西南交大教授沈志云提出的非線性輪軌蠕滑動計算理論,在國際上被稱為“沈氏理論”,為高速列車大系統動力學的創建奠定了基礎。作為中國鐵路運輸工程領域唯一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院士,他被譽為“中國高速輪軌之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