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高級官員7日說,初步數據顯示,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導致的重癥似乎不會比先前發現的新冠毒株多,也“極不可能”完全逃避疫苗提供的保護,不過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了解這一變異株。
南非科研人員同日發表的一項小型初步研究顯示,疫苗接種者體內中和抗體抵御奧密克戎毒株的效果有所下降,而加強針可能有助增加保護力。
必須謹慎解讀“不太嚴重”
法新社援引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的話報道,初步數據顯示,相較于德爾塔等新冠毒株,奧密克戎毒株不會使感染者病情更重,“事實上,如果有什么變化的話,那就是朝著不太嚴重的方向發展”。但是,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地予以解讀”。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7日也發表類似觀點。福奇說,部分追蹤南非病例的初步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毒株“住院人數和感染人數之間的比例似乎低于德爾塔”,患者需要輸氧的可能性也較低,但鑒于研究對象人群偏年輕,本身住院可能性較小,而發展成重癥需要數周時間,因此千萬不要過度解讀眼下數據,要得出任何可靠結論需要數周時間。
南非11月9日首次從病例樣本中檢測到奧密克戎毒株。目前全球尚無這一變異株傳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統研究數據。
“最好武器是接種疫苗”
按照瑞安說法,由于奧密克戎毒株僅在表面刺突蛋白上的變異就有30余處,或許會影響多數抗體對刺突蛋白的識別,現有疫苗對付它可能沒那么有效,但迄今沒有跡象表明這一變異株能夠完全逃避疫苗提供的保護。
瑞安說,來自南非的初步數據并沒有表明疫苗會“災難性地失去效力。事實上,目前正好相反”,在對抗所有新冠變異株的戰斗中,“大家目前擁有的最好武器是接種疫苗”,疫苗“在預防重癥和住院治療方面已被證明對迄今所有變異株有效”。
按照他的說法,奧密克戎毒株引發二次感染的風險更高,而現有新冠疫苗重在預防重癥。不管新冠病毒如何變異,都應該采取同樣的抗疫措施,包括接種疫苗、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