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路機器人”上崗,“巴恩斯之舞”過街,“限時停車”管理——
海口創新交通治理 智能破解城市“堵”局
12月8日,家住民聲東路的李牟冉如常去上班。在行經玉蘭路時,“馬路機器人”自動往東橫向移動,快速完成車道切換,增加了1條由北向南進口車道。他快速駕車駛入車道,迅速通過路口。“啟用‘馬路機器人’后,通過路口更快了。”對于這條“捷徑”,李牟冉早已了然于心。
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海口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93萬輛。如何化解交通擁堵,滿足市民出行需求,成為交通管理部門思考的重大命題。優化重點路口交通組織、精細化管理紅綠燈、人工智能助力城市擁堵治理……近年來,海口公安交警部門將緩解道路交通擁堵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通過創新治理方式,挖掘城市道路通行潛力,緩解城市交通微問題,讓交通管理工作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目前,海口逐漸走出一條城市交通治理的新路徑。
12月7日,海口玉蘭路上的“馬路機器人”自動往東橫向移動護欄,快速完成車道切換,增加1條由北向南進口車道。記者 石中華 攝
“馬路機器人”上陣
智能緩解交通片區擁堵
會“走路”的護欄你見過嗎?這可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用于交通管理的“馬路機器人”系統。在海口濱海大道與玉蘭路交叉路口,海南首個“馬路機器人”上崗近兩年,有效提升了該路口的通行效率。
玉蘭路是連接海口濱海大道、國貿片區、世貿北片區主要道路節點,大數據分析顯示,每逢早晚高峰時段,海口中學接送車輛及海口灣片區居民通勤均須通過玉蘭路進行交通轉換,加之受潮汐車流集中和道路條件限制,造成玉蘭路早晚高峰車流緩行。尤其是晚高峰時段北往南流向交通延誤嚴重,南往北方向通行順暢,存在明顯的潮汐現象。
為有效解決路段車流潮汐現象,海口公安交警部門經過分析研判后,在玉蘭路啟用“馬路機器人”,利用施劃潮汐車道和“遙控移動護欄”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將中央護欄自動往東橫向移動,快速完成車道切換,增加1條長約60米的北向南進口車道。
“‘馬路機器人’是運用智能控制技術,在結構上將護欄立柱設計成信息處理單元與機械傳動單元,通過底部電機帶動4個滑輪,實現護欄自動橫向移動。”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稱,根據交通流量變化,執勤交警只需通過手機APP遙控就能輕松實現潮汐車道的隔離切換,整個變道可在短時間內完成。
據分析,該交通組織優化方式不僅增加了進口車道排隊數量,還緩解了玉蘭路直行車輛排隊影響右轉車輛通行的情況,從而提高了整個北進口的通行能力,實現了高峰時段車流快速疏解、車道利用率提升、區域通行時間縮短的整體通行效率,以點帶面提升了周邊片區路網通行效率。
“以前每天從這里開車上下班,常常要堵上一會兒,現在有了潮汐車道,通行起來快多了。”市民吳先生說。
全向通行方式可斜穿
讓你一次過街沒煩惱
人行道的綠燈一亮,十字路口所有方向的機動車都要停下來等行人過馬路,行人可沿著對角線走到馬路斜對面……兩個月前,海口全向過街路口再次“上新”,在前期實踐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上,海口公安交警部門對新大洲大道與鳳翔東路交叉口等5個路口實施全向過街模式,目前海口市已有13個全向過街路口。
騎電動自行車出行是海口市民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每到早晚高峰,路口排隊的電動自行車經常溢出非機動車等待區。近年來,海口公安交警部門創新治理方式,通過設置非機動車過街等待區、非機動車過街專用通道、全向過街模式、“右轉彎危險區”警戒帶等措施,充分保障非機動車通行權益,有效規范非機動車通行秩序,提升廣大非機動車駕駛人的安全、便利出行體驗。
“全向行人過街方式又稱為‘巴恩斯之舞’,最早問世于美國和加拿大,在北京等地早已出現。”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向十字路口,當有一個信號燈全紅的周期,所有方向的機動車都停下來,讓非機動車、行人全方向自由穿行,包括橫向、縱向和斜向。對于需要對角過街的非機動車和行人來說,采用全向行人過街后可以實現對角一次過街,從而提高通行效率。
12月7日,汽車穿行金龍路與玉沙路交叉口的全向十字路口。記者 石中華 攝
據了解,海口公安交警部門最早在金龍路與玉沙路交叉口、國貿路與玉沙路交叉口兩處路口試運行全向過街方式,運行后,兩處路口的交通相位得到簡化,非機動車及行人對角二次過街轉化為一次過街,路口紅燈期間積壓的非機動車及行人基本都能在一個綠燈期間完成過街,避免非機動車二次排隊等待。
“不用跟機動車搶道,過馬路快了很多,安全也有了保障。”近日,家住鳳翔東路的李菁菁像往常一樣去上班,經過新大洲大道與鳳翔東路交叉口時,人行綠燈一亮,路口所有方向的機動車都停車等候,她快速斜穿通過了該路口,“實施新的通行方式后,極大地縮短了過街等待時間。”
首創“護學通道+限時停車”模式
破解校園周邊交通擁堵難題
專用步行道出入校、專屬等候點上下車……海口首創“護學通道+限時停車”模式,有效緩解了學生上放學時段校園周邊路段的交通壓力和停車問題。
12月7日,海口中學茉莉路段設有違章抓拍,采取限時車輛管理模式。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濱海大道、海甸五西路、風翔東路是海口主要交通干道,也是高峰時段受接送學生車輛影響最大的通勤干道。為有效提高以上道路周邊學校路段通行能力,緩解上放學時段停車難問題,海口公安交警部門在海口中學、海口景山學校(海甸分校)等6所學校實施學生護學接送通道、周邊部分道路機動車限時3分鐘即停即走模式。
“實施新模式可有效緩解學生上放學時段校園周邊路段的交通壓力。”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稱,運用多點位接送的原理設置“護學通道+限時停車”的模式,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停車問題,也實現了學生與車流的安全隔離,同時分散接送學生的車輛。以海口中學為例,經過優化后,該校附近路段接送學生時段的平均車速提高了13%。
為緩解交通擁堵,海口公安交警部門主動查找交通擁堵結點,優化重點交叉路口交通組織,大幅提升路口通行能力。近期,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優化國興大道—五指山南路(省政府東路口)、白駒大道—瓊山大道、丘海大道—南海大道等10個重點交叉路口的交通組織,大幅提升了路口通行能力,有效減少了車輛通過交叉路口時間。其中,省政府東路口優化后通行能力提升8%,白駒大道與椰海大道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15%。
此外,交警支隊于近期進行交通大數據研判,優化調整紅綠燈路口時間管理方案1093余套,同時還開通了國興大道、濱海大道西段、長濱路等市區主干道30個路段“綠波帶”。以國興大道為例,自7月份開通“綠波帶”后,西段往兩個方向的行車速度分別提升了約18%、17%,東段兩個方向的行車速度分別提升了約27%、28%。
12月7日,海口濱海大道與永萬路交叉口設有綠波路段標識。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大數據助力城市擁堵治理
打造紅綠燈控制強團隊
借力大數據,可以讓交通管理工作更智慧、更精細、更高效。公安交警部門將海口道路交通監控畫面接入海口城市大腦AI深度學習系統,由人工智能驅動攝像頭自動識別各類交通事故、交通擁堵等事件,目前已實現秒級實時報警,自動將情況發送給附近警力處理,大幅度提升了交警支隊快速處理突發交通擁堵事件的能力。
近期,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北京工業大學、青島海信、阿里云等國內交通行業一流高校和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并與深圳交警、杭州交警進行了技術團隊共建,組織13名專業技術人員,以支隊民警為核心籌備組建了海口紅綠燈智能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一方面將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統籌管理全市紅綠燈,另一方面還與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研究實踐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為海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作出技術探索。”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海口市道路通行壓力逐漸加大。海口公安交警部門不斷強化交通秩序管理,優化交通組織,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主動查找交通擁堵結點,及時采取措施治理,全力保障道路交通暢通。
“當前,海口市城區道路交通運行總體平穩,但也面臨著交通供求矛盾加劇、交通信號化建設水平不高等諸多挑戰。”該負責人稱,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將持續探索創新工作方法,制定科學合理、高效可行的道路交通管理組織優化方案,破解交通難點和堵點,通過精細化的交通設計,挖掘道路通行潛力,緩解交通擁堵問題,不斷提升廣大交通參與者安全便利出行體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