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是否會在本土傳播?專家研判——
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內地發現意味著什么?公眾應該如何做好防護?記者采訪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社區防控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對此作出判斷和解讀。
1、奧密克戎變異株首次在天津入境人員中檢出,對這個情況感到意外嗎?
吳浩:應該說是不意外。目前我國本土是非常安全的,武漢疫情后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幾乎都由境外輸入引起。德爾塔變異株在當時也引發了恐慌,在全球的傳播范圍甚至比奧密克戎變異株還要廣,最終在今年5月份,德爾塔在廣州突破防線傳入境內,我當時也是趕往廣州支援抗疫。也是由境外輸入病例引發,不同的是,這次奧密克戎變異株在閉環管控人員排查中就被發現了,說明目前的疫情管控監測網絡是非常靈敏的。
2、奧密克戎變異株未來是否也會突破防線,在本地傳播?
吳浩:新冠病毒變異是一種常態,我國目前采取“動態清零”的策略,就是要做好和新冠病毒進行長期作戰的準備,更加強調精準防控,將疫情防控和正常的經濟生產生活統籌起來。按照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能夠做到即便奧密克戎變異株在本地傳播,我們也可以盡快地撲滅它,減少疫情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而從以往的經驗看,口岸城市的從事相關工作行業高風險人群,感染風險可能大。這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于加強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要求成立口岸防控專班統一協調指揮、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強化管理、提升當地的疫情防控和處置能力外,通知還對口岸城市人員流動進行了管控,增強了早發現的預警能力。
特別提出的是,以前口岸城市都是按一個整體來進行防控的,給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在落實上也有一定壓力,這次提出在有條件的口岸城市設置疫情防控緩沖區,實行分區差異化管理政策。其實是借鑒了疫情防控中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的概念,在口岸城市疫情防控緩沖區內實行相對嚴格的管控措施,緩沖區外,切實落實常態化防控要求。這樣就關口前移,可以用最小的社會影響、最低的社會成本實現疫情防控的最大成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