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12月18日訊 今天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元旦春節臨近,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著力在科學精準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同時,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中國的區域相當大,不能“一刀切”,比如現在處于疫情中高風險的區域,還有特殊區域,比如口岸、邊境的一些地方,北京在籌備重大活動,馬上冬奧會、冬殘奧會要開展的這些地區,還是要繼續保持相對嚴格的管控措施。
而其他地區,關鍵是要做好風險評估,綜合考慮風險的等級,個人的免疫狀態、疫情的形勢來提出切實又有力度、又精準、又有溫度的相關政策,切忌“一刀切”,要體現精準防控的要求。
“精準平衡疫情防控和春節團圓的關系,這實際上也是對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一種治理能力的考驗。”梁萬年說。
梁萬年指出,口岸的疫情防控,既要有力度,也要有精準度,更要體現溫度,來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對此,他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防控要精準。這是最重要的前提。平時就要做好口岸地區常住人口的核查登記和流動人口的摸底,制定精準的閉環管理的預案,有關部門要做好口岸流動人口點對點的轉運預案,一旦出現疫情,要在24小時內完成流調,精準鎖定病例密切接觸者,精準做好集中隔離、協查管控、賦碼管理、區域封控等工作,避免盲目擴大受影響人群范圍。
二是疫情處置要人性化。比如,政府在發布疫情信息時,應突出病例的風險點、時空地理信息,并最大限度保護病例的隱私。再如,對特殊困難群體的就醫需求、接受隔離群眾的個性化食物供應等合理需求,要想方設法予以保障。
三是民意要暢通。要公布并暢通民生保障熱線,隨時準確掌握受疫情影響群眾的訴求,定期排查基本生活的物資供應、價格等方面的苗頭隱患,及時有針對性地緩解“急難愁盼”問題,提供雪中送炭的幫助。
四是宣傳要到位。要及時發布疫情防控重要信息,如定點醫療機構信息、核酸檢測地點和服務時間,離開陸地邊境口岸的條件、法律義務解讀等等,加大信息的宣傳頻次,改善相關的宣傳方式,強化針對性,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助力百姓理解和支持防控工作。(戰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