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理念貫穿始終
“十四五”時期,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就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縱覽各市縣黨代會報告,“高質量”一詞是出現頻次最高的。
近年來,海南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破除“房地產依賴癥”,發力供給側,優化創新鏈、產業鏈、產業生態“兩鏈一生態”,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3+1”主導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70%,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乘勢而上,未來五年,海口市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3+1”主導產業,建好建強重點園區,推動“產業園區”加速向“產業社區”升級,全面提升海口經濟質效和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創一流營商環境方面,海口將圍繞國家營商環境評價18個一級指標,大力實施營商環境提升行動,確保2025年全部指標達到“優異水平”。
三亞市提出在現有基礎上,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培優提升”工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海南經濟發展第二增長極。一方面用好“離島免稅+離境退稅+跨境電商”政策疊加優勢,加快建設國際一流水平的免稅購物中心和時尚消費中心,吸引消費回流;一方面加快南繁、深海等重大科研平臺和產業項目集聚落地,初步建成“南繁硅谷”,創建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推動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推動深海科技達到全國領先水平,邁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儋州市搶抓儋洋一體化機遇,將洋浦的政策、區位和產業優勢與儋州的城市功能和腹地優勢相結合,開展“產業投資提升三年行動”,確保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三次產業結構趨近于10∶35∶55,初步形成石化新材料、港航物流、國際貿易“三個千億級業態”。
與此同時,其他市縣也充分發揮地方特色優勢,緊扣“3+1”主導產業積極布局、務實謀劃,持續提升質量、做大流量——
圍繞旅游業,萬寧市對保持海南旅游“第三極”優勢信心十足,明確要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積極發展康養休閑、生態觀光、文旅體驗、購物消費等旅游產業,打造大旅游大消費百億級產業鏈群。
圍繞現代服務業,瓊海市提出舉全市之力支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創建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尖端醫學研發和轉化基地、國家級新醫療機構集聚地,重點引進和培育生物制藥、海洋制藥、醫療器械等產業落戶落地,實現醫療健康全產業鏈發展。
圍繞高新技術產業,澄邁縣力爭高新技術企業從現在的122家突破到300家,尤其是將依托海南生態軟件園,以數字文體、數字金融、數字健康等數字經濟產業為重點,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千億級產業集群;文昌市將擦亮航天這塊“金字招牌”,進一步開創文昌國際航天城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實現高新技術產業、旅游業成為百億級產業,航天城園區、馮家灣園區、鋪前中心漁港經濟區年產值均突破200億元目標。
圍繞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樂東黎族自治縣的目標是成為全省標桿。2021年,該縣新增熱帶高效農業種植面積2萬畝,熱作產業年產值超110億元。未來,將實施產業主體壯大工程,做強一批規模以上農業企業,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創建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讓產業更有競爭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白沙黎族自治縣以加快建設美麗白沙為目標,以深入實施海南中部生態與文體旅游示范區等“三區一地一園”新發展戰略為總抓手,努力打造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推動生態資源轉變為綠色經濟。
產業興則經濟強、產業優則動能足。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做優做強……未來五年,在高質量發展這條快車道上,海南將走得更穩、跑得更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