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所長克里斯托弗·默里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志在線發表一篇評論預測,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將結束。但此前一天,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警告說,新冠疫情大流行遠未結束,新的變異毒株有可能會出現。
正在肆虐的奧密克戎毒株能否成為“終結”新冠大流行的變異毒株,仍存爭議。多位流行病與公共衛生領域權威專家強調,只有全球聚力、攜手跨越免疫鴻溝,人類才會盡快走出疫情陰霾。
奧密克戎會是最后的毒株嗎?
目前,奧密克戎毒株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流行毒株。由于奧密克戎的高傳染性和低致病性,一些科研人員推測這可能預示疫情“終結的開始”。但也有專家指出,新的變異毒株可能隨時會在世界各地出現,疫情發展趨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更需要全球協作,密切監測。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日前舉行的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指出,由于新的變異毒株隨時可能出現,未來變數仍很大,因此奧密克戎能否成為“終結”大流行的毒株,仍是一個“開放性問題”。
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哈切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警告說,只要病毒傳播率很高且存在未受保護的群體,就會創造一個有可能出現病毒變異的環境。這正是奧密克戎毒株出現的情景。哈切特認為,病毒會不斷進化,不可預知的病毒有可能在任何時間造成大流行。
英國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新發傳染病教授安妮莉絲·懷爾德-史密斯指出,奧密克戎毒株一定不是最后一個變異毒株,隨著病毒高速傳播,很可能再次出現“需要關注”的新毒株。她說:“最好的情況是,病毒的致病性進一步減弱,但世界需要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新冠疫苗項目負責人卡特里娜·波洛克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談論下一個毒株還為時過早,但需要對新冠病毒變異開展全球監測和全球合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