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市民與醫務工作者:家門口看病有“醫”靠
海口秀英美德村衛生室醫生使用“健康一體機”幫村民檢查身體。 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加快建設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市縣延伸”“使群眾就近得到更好醫療服務”……3月5日,細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醫療相關內容,海口市民、醫務工作者越讀越振奮,大家不約而同地說:“政府工作報告很暖心。”
“前幾年,為給女兒治病,每2個月全家就要飛一趟上海,時間壓力、精力壓力和經濟壓力太大。”回憶過去,海口市民吳先生一肚子“苦水”。
吳先生女兒的臉上長有鮮紅斑痣,需要進行激光治療。經過多方打聽,吳先生夫婦選擇了激光美容方面頗負盛名的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九院)。
這是一個費心、費力、費錢的選擇——
每次去上海治病都需要出動兩個大人,一人帶孩子,一人跑流程,為此,夫婦倆只能雙雙向工作單位請假。每次往返一家人都要花3天,所有費用包下來,每趟治療要花8000多元。吳先生一家為此已花費將近20萬元。
對于他來說,在當時,這也是一個無奈為之的選擇。“雖然很多醫院都可以做激光治療,但是做不好的話可能會有后遺癥,皮膚甚至會失去知覺。”因此,吳先生堅持要去最好的醫院。
與出島求醫的吳先生一樣,進城就診也曾是諸多鄉鎮患者的選擇。
以海口偏遠鄉鎮瓊山區甲子鎮為例。過去,因為鄉鎮診療環境差、醫療設備缺、專業人員少等“痛點”,盡管搭公交到市區要坐一個半小時的班車,許多鄉鎮患者仍會選擇進城。干了20多年的甲子鎮衛生院院長陳招輝無數次目睹過這一場景,“作為基層醫務工作者,我們既難受,也理解他們的選擇。”
“十三五”以來,我省大力推進醫療建設。2021年,實現了“1小時三級醫院服務圈”全省覆蓋,“一市(縣)一院”工程累計引進全國知名醫院53家,成為全國優質醫療資源進入最多的省份之一。而省會海口目前已完成26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項目。另外還搭建了遠程影像中心等,通過遠程診療讓鄉鎮百姓享受三甲醫院的診療服務。
春江水暖鴨先知。患者與醫務人員率先感受到了其中的變化。
2021年,上海九院在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口腔臨床醫學中心分設了激光治療專科。
從海口到儋州,吳先生帶著女兒開車不到兩小時,加上診療,半天就可以往返。交通費少了,住宿費省了,一次只需要花1000元出頭。目前,吳先生已經帶女兒在儋州做了2次治療。
這幾年,陳招輝也察覺到“小病不進城”的改變。
硬件方面,衛生院環境改善,就醫環境更舒適了;常規的醫療“大三件”“小三件”都配齊了,老百姓在衛生院就能做彩超、驗血等項目;5G遠程診療體系覆蓋,百姓通過網絡就能向三甲醫院的專家問診。
軟件方面,基層醫務人員的工資得到了更充分保障,更多人愿意留下來了,還配備了不少高學歷人才。“衛生院的硬件軟件雙提升,現在越來越多鄉鎮百姓愿意在這里看病了。”陳招輝說。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人民群眾就近得到更好醫療服務,是我們的工作目標,更是我們工作的動力。政府工作報告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海口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潘文利說,接下來,海口將持續推進一批省、市醫療項目建設,構建與自貿港建設相匹配的省會城市醫療體系,提升海口乃至全省人民的醫療服務獲得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