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拍攝的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新華社發
春風潤瓊州,鹿城萬象新。
回首四年前,振奮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宣布“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隨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對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出重大部署。
如山厚望,激發爭先之志;春雨潤物,鼓舞奮進之心。
四年來,三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12號文件精神、8號文件精神,貫徹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團結一心、攻堅克難,敢于擔當、主動作為,蹄疾步穩搶抓自貿港建設機遇,奮力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新標桿,交出一份勇立潮頭、奮發有為的鹿城答卷。
這份答卷,寫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熱帶濱海城市的變奏曲中,寫在崖州灣畔科技城、中央商務區建設的熱潮里,寫在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的美景間,寫在博后村老鄉腰包日漸鼓起的幸福笑臉上。
游客在三亞海旅免稅城選購免稅商品。記者 武威 攝
自由貿易港建設展現新氣象
排隊,成為三亞獨特的“風景線”。免稅店內,購物、結賬的隊伍常常排成長龍;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三亞港出海進港的游艇密集穿梭,呈現出“排隊出海”的情景。這是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城市發展欣欣向榮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三亞全力落實自由貿易港政策早期安排,率先落地營運用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和自駕游進境游艇免擔保等政策,離島免稅新政和“兩個15%所得稅”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離島免稅購物金額占全省銷售額的七成以上。2018年4月13日以來,新增人才落戶4.2萬余人,常住人口突破100萬人;新增市場主體15.81萬家,其中98家世界500強企業、34家中國500強企業在三亞注冊分支機構。崖州灣科技城和中央商務區加快建設,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省深海技術實驗室等一批高新技術平臺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院落戶崖州灣科技城,16家總部企業落戶中央商務區。獲批設立中國(三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實施制度集成創新行動計劃,12項制度創新成果入選全省發布案例,“以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抓手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醫改新模式獲國務院通報表揚。依法設立4家法定機構,構建起“1+2+6”國企發展新格局。獲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農村“三變”和“三塊地”改革加快推進。風險防控扎實有效,有力保障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
三亞國際體育產業園體育場。記者 武威 攝
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重點園區之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啟動建設以來,緊密布局南繁科技和深海科技兩大板塊,目前累計注冊企業6156家,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3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含控股子公司)17家,外資企業78家。這是三亞城市動能轉換、產業升級的縮影。
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三亞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房地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從2017年的63.3%下降至2021年的49.3%。旅游業持續提質升級,五年接待過夜游客9941.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4.27%,對全省旅游總收入貢獻率達48.7%。2018年以來,現代服務業、熱帶特色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1.4%、7.3%和4.9%,“3+1”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大三亞”經濟圈建設穩步推進。
城市形象品質得到新提升
海月藝術驛站、海虹旅游驛站、海洋文化驛站從無到有,騎行、夜跑、健身等“慢生活”成為三亞度假新時尚,三亞灣沿線樓宇夜景照明改造升級、鳳凰島濱海夜景燈光秀、休閑廣場創意燈光秀,一改昔日灰暗的濱海夜色。三亞灣城市功能提升項目,經過一年多施工建設,“繡”出自貿港高品質“城市會客廳”。
近年來,三亞啟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升三年行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三亞扎實有效開展“創文鞏衛”,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成市體育中心體育場等一批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鳳凰島二期、亞龍灣瑞吉度假酒店配套游艇碼頭項目等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加快推進,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加快提升,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禁塑”、新能源汽車推廣、裝配式建筑等標志性工程。2021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地表水監測斷面累計均值水質優良比例為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100%,近岸海域海水監測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69%。成功舉辦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三亞國際音樂節、三亞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及華人華僑投資暨創新創業洽談會、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等重大活動,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在三亞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國家熱帶蘭花種質資源庫,工作人員為蘭花種苗換杯。記者 武威 攝
城鄉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
《三亞市美麗鄉村建設管理三年(2021—2023年)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1年6月25日出臺,包含強化規劃統籌引領作用、持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規范農村(墾區)建設行為等十一大方面34項工作內容,現已完成村莊規劃編制,27個行政村入選全省星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博后村榮獲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獎,大茅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方案的出臺和穩步實施標志三亞城鄉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
過去幾年,三亞深入推進“多規合一”改革。“五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建制村100%通公交、光網和4G網絡,實現主城區室外5G信號連續覆蓋,農村居民生活和動力電通電率100%,城區管道燃氣使用率達95%,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人民生活質量躍上新臺階
青山蔥蘢,綠水環繞,如今的博后村一棟棟風格新潮、特色鮮明的民宿成為獨特風景,點綴在山海椰林間。正是依靠小小的民宿,博后村村民蘇越軍把苦日子釀成甜生活:夫妻倆裝修了房子,購買了大電視、新沙發,小家被裝點得溫馨舒適。昔日的貧困村莊,如今已蛻變為生機勃勃的旅游鄉村。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三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狠抓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三亞民生賬本逐年增厚。全市建檔立卡2253戶10065人提前一年實現全部脫貧。每年財政支出超過77.1%投向民生領域。五年城鎮新增就業17.0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34萬人,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6.9%和8.3%。大力引進國內優質教育、醫療資源,4個區均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完成8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項目建設。完成棚戶區改造2.27萬套,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5萬套。社會保險參保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力做好“菜籃子”保供穩價工作。深化平安三亞、法治三亞建設,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在三亞市崖州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育種專家在忙碌。記者 袁琛 攝
黨建引領促干部能力提升
三亞投促局依托“晨學課堂”培養三亞招商尖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水電氣報裝實現“一站式”“兩先行”“四個零”,大幅提升供水報裝開通速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三亞深化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改革,業務辦理地點從“一點”到“多點”,辦結時限從1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群眾辦事更舒心……
三亞以黨建引領為抓手,促干部能力提升。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隆重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推動黨員干部敢擔當、善作為。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建成15個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82個黨群服務中心。三亞以“能力提升建設年”暨深化拓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作為三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風向標”“擂臺賽”,干部作風更加扎實,部門權責邊界更加明晰,機關行政效能明顯提升。三亞著力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愛國統一戰線持續鞏固壯大。持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落實退役軍人優待政策,連續四屆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
新的征程、新的使命。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和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召開之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攻堅之年,也是封關運作準備關鍵之年,激勵三亞干部群眾在新的趕考路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開年第一季,三亞接續“制度建設年”扎實開展“制度執行年”行動,推動營商環境時間、環節、成本等指標步入全國先進行列;全力推進“六水共治”攻堅戰,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深入實施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培優提升、民生建設提升“三大工程”,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推廣萬畝“稻菜輪作”,合理提高耕地復種指數,助力保障糧食安全……
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就;時代的華章,在接續奮斗里書寫。三亞人民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當好排頭兵、打造新標桿。
2021年
三亞高質量發展成績單
三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1%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增長6.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3.1%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8%
新增招商引資注冊企業增長32%
新增外資企業增長118%
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46.3%
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0.3%
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57.1%
旅游總收入增長65.2%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0.5%左右
2021年
三亞大事記
首票“零關稅”帆船在三亞進口通關
三亞完成首單種質資源引進業務
促成種業科技成果轉化第一單
三亞率先優化營商環境立法
出臺《三亞市優化營商環境若干規定》
三亞率先實施行政管理信用承諾機制
全省首宗“先租后讓”土地先后落地成交
全國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示范項目落戶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掛牌
中國農業科學院南繁育種研究中心掛牌
國家(三亞)隔檢中心主體施工完成
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建成試運行
設立中國 (三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設立三亞國際商事調解中心
成立國際種業科學家聯合體
海南國際清算所落戶三亞
中國海南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落戶三亞
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遷址三亞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
成功舉辦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
中種集團總部落戶三亞
推進南山港公共科考碼頭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