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4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黃書波
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23日通報,合肥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合肥諾為爾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核酸檢測中,不僅超能力承攬檢測業務、嚴重超過承諾時間出具檢測報告,影響合肥市對疫情形勢及時研判,而且還幾次出具“假陽性”報告,嚴重干擾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決定對兩家核酸檢測實驗室給予警告并暫停合作。
通報一經披露,輿論嘩然:“出具假陽性,會造成多大的混亂?會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幾次出具——簡直就是慣犯了!”……
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動篩查無癥狀感染者、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要求的第一道防線,可以盡早發現傳染源并從源頭上控制住疫情傳播,防止因無法及時診斷、及時隔離給整個疫情防控帶來極大被動。這是疫情防控的“基本作業”,也是公眾都知曉的基本常識。
然而,合肥的通報表明,這一基本常識卻被最知悉核酸檢測重要性、最不應該發生問題的個別核酸檢測機構“破壞”了。對兩家核酸檢測實驗室給予警告并暫停合作,合肥疫情防控部門的決定算是亡羊補牢,但有不少疑問仍待解——
“假陽性”報告是怎么出爐的?詳情是否應該披露?公眾是否應該有知情權?
既然“超能力承攬檢測業務”“嚴重超過承諾時間出具檢測報告”,這樣的檢測機構是如何承攬到檢測業務的?檢測機構的資質標準與準入程序是否應公開透明?
偽造核酸檢測結果,是否涉嫌違法,對此只是“警告并暫停合作”是否是“罰酒三杯”?
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最重要的防線之一,這條防線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設想。出具“假陽性”報告干擾戰疫大局,性質十分惡劣,后果非常嚴重。核酸檢測業務量大,也存在利益鏈條,對此,紀檢監察部門應該介入,對核酸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準入程序進行全面徹底的“檢測”,加強監督,對可能存在的違紀違法,必須嚴肅問責和嚴厲懲處,讓核酸檢測事務的所有參與方,都不敢搗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