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民政廳采取“一對一”對接、面對面培訓、手把手指導等方式,清理整治“僵尸型”社會組織
建立問題臺賬 狠抓整改落實
連續不參加年檢、不開展業務活動、無法取得聯系,常年無聲無息、無所作為……對于這些“僵尸型”社會組織,過去幾個月來,省民政廳一直在清理整治。
“一家省級異地商會,這兩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鮮少開展活動,與此同時連續兩年不參加年檢(年報)。排查發現后,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了該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卻怎么都聯系不上。通過找電話、翻檔案,不斷擴大聯系范圍,我們終于與其取得了聯系,對其進行了面對面指導整改。”近日,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潘鴻在接受采訪時,講述了整改激活這些“僵尸型”社會組織的案例。
近年來,我省社會組織不斷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助力脫貧攻堅、參與抗擊疫情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在“一業一會”的政策規定下,不少“僵尸型”社會組織擠占社會資源,耗費行政管理成本,阻礙其他同類型社會組織的登記成立,影響了社會組織聯系溝通政府、服務會員企業和人民群眾功能作用的有效發揮。
2020年12月,省紀委監委在開展“4·13”專項檢查后向省民政廳指出,全省約有30%的社會組織處于“僵尸”狀態,督促其限時抓好整改。2021年8月,省紀委監委開展“4·13”年中集中監督時,發現省民政廳僅完成清理整治社會組織35家,直至2021年底專項檢查時,該項工作仍未取得明顯進展,清理整治完成率只有15.2%。
“省民政廳針對‘僵尸型’社會組織清理整治工作進展緩慢,存在對落實整改工作思想認識不夠,工作不主動,作風不扎實等問題。”省紀委監委駐省水務廳紀檢監察組(聯合派駐)副組長韓勝元表示,省委“4·13”監督檢查整改推進會后,派駐組督促省民政廳黨組切實履行整改主體責任。此外,派駐組制定跟蹤監督方案,定人、定責、定時,進一步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全力以赴推動問題整改。
據了解,針對推進會指出的“僵尸型”社會組織整改工作緩慢問題,省民政廳先后多次召開黨組會和專項工作推進會,傳達學習省委“4·13”監督檢查整改推進會精神。專門成立工作專班,認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實方案措施,建立問題臺賬,實施清單化管理,采取每日通報、每周會商、半月調度的方式狠抓整改落實。
潘鴻介紹,對于能夠整改的社會組織,省民政廳采取“一對一”對接、面對面培訓、手把手指導的方式,創造條件幫助社會組織按程序完成整改激活;對于多次聯系不上或反復溝通仍不接受整改要求的社會組織,省民政廳統籌全廳力量,組建3支執法工作組,認真做好立案調查、現場取證、事先告知、集中審議決定、撤銷登記等環節,做到依法依規、有理有據。
截至目前,省級230家“僵尸型”社會組織,已經完成清理整治174家,完成率75.6%。
“下一步,省民政廳將以更大力度持續推進整改,確保6月底前整改完成率達到100%。”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石清理表示,與此同時,省民政廳將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強化對社會組織的黨建引領,持續開展社會組織走訪調研、政策培訓。加強與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和黨建工作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培育發展更多與海南自貿港建設要求相適應的社會組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自貿港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