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陳彬
左右晃晃腦袋,露出兇狠的表情,對著鏡頭快速出拳、肘擊、抬腳踹……前不久,藝人劉洲成在短視頻平臺露臉并發布了這樣一段視頻。有網友留言評論稱,劉洲成此舉體現了“前妻視角”“被家暴視角”。對此劉洲成回復了一個“帶血的斧頭”的符號。據悉,劉洲成曾被前妻控訴家暴。這條短視頻發出后不久,劉洲成的短視頻賬號被封禁。
當下,用家暴玩“梗”在短視頻平臺并不少見。雖然我們身處“流量為王”的互聯網時代,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為增加流量的密碼。比如個別藝人、部分網友用“家暴梗”吸引流量,看上去角度新穎,容易成為“爆點”,卻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針對網上玩“家暴梗”的短視頻,網友評論稱“開家暴的玩笑一點都不好笑”“為了引流還有底線嗎”“給年輕人錯誤的導向”。
按說,反家暴是一種社會共識,每個人都應該對家暴有清醒的認識,即家暴是一種破壞家庭、傷害家人以及違反道德、背離法律的行為。然而,一些人把家暴視為娛樂,肆意戲說,除了博人一笑、增加流量外,似乎沒有其他任何“營養”,相反,此舉還向社會做出惡劣的示范。
比如會“啟發”“引導”更多短視頻創作者為了流量無所不用其極。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短視頻創作者為了流量走低俗等極端路線,產生了惡劣影響,被輿論譴責,被平臺處罰,有關部門也通過約談、整改、刑事打擊等“組合拳”治理并取得成效。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家暴梗”等新的短視頻內容又冒出,繼續惡劣示范。
再如,會對反家暴形成不良示范。《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來取得不少成績,有的地方完善相關立法,多個地方建立多方聯動的反家暴機制,反家暴教育不斷擴大覆蓋范圍等,這些動作都推動反家暴良性發展。而網上的“家暴梗”既容易造成某些人效仿視頻中的“家暴”,把家暴當成娛樂,也容易消解已經形成的反家暴氛圍。
特別是未成年人一旦看到“家暴梗”,很容易被誤導,會認為家暴與反家暴都是好玩的事情,這就會影響他們的是非觀、價值觀的塑造,進而影響未來家庭幸福。顯而易見,家暴絕不是好玩的事情,反家暴也是嚴肅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種“家暴梗”是創作者把個人的利益和快樂建立在家暴受害者的痛苦之上,很不道德。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家暴梗”,有人認為“挺好玩的”,“只是一個段子而已,不必上綱上線”。還有人將家暴作為戲謔的談資進行調侃。這就是一種是非不分的觀念和做法,容易被“家暴梗”污染,產生不良后果。實際上,玩“家暴梗”已經產生了不良影響,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很可能從“調侃家暴”上升到“實踐家暴”。
作為公眾人物的劉洲成曾被前妻控訴家暴,已被認為是惡劣示范,如今又故意玩“家暴梗”,等于進一步主動示范家暴。藝人如此玩“家暴梗”如果造成嚴重的惡劣影響,按規定應給予拉入“黑名單”、限制出鏡發聲等處罰。而對網友玩“家暴梗”,既要進行引導、譴責,也需要平臺嚴肅處理。
希望各短視頻平臺和相關職能部門,以《反家庭暴力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為依據和標尺,把“家暴梗”短視頻納入重點治理范疇,為反家暴營造有利氛圍和土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