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漫步荷塘棧道、穿梭火山雨林、體驗古村采摘……
“鄉”約詩意田園
海口的鄉村如詩如畫,這里,能欣賞到陶淵明筆下的閑適,能聆聽到趙師秀筆下的清新,能感受到杜甫筆下的豪邁。
6月18日,周六,陽光熱烈、荷花正艷,市民陳先軫帶著孩子來到美蘭區演豐鎮的芳園藝術村休閑觀光。對他來說,在這個遠近聞名的村莊,不僅可以看荷花、賞美景,更重要的是能放松心情。
詩意田園撫慰鄉愁
瓊山區龍塘鎮獨特而美麗的“蛇橋”吸引市民游客前來目睹真容。 海口日報記者 康登淋 攝
夏至后海口的鄉村,像渲染的油畫,色彩斑斕,氣味芬芳,是放松休閑的絕佳去處。
近年來,海口堅持生態優先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有力有效,為鄉村生態產業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依托優良的生態資源,建成美麗鄉村54個,創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全國旅游重點名村3個。
光葉紫、蠟染粉、灑金葉橙……瓊山區三角梅共享農莊內136種三角梅爭奇斗艷,10萬平方米花海宛如仙境。農莊以獨特的三角梅主題文化花展為特色,田園風光自然生態環境為依托,全力打造“看花海、走花道、聞花香、品咖啡、聽花吧、購花物、愛花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融全體驗,成為市民游客熱衷的去處。來過此地的東北游客張屬臣說,這里的三角梅花海太震撼,美不勝收。
照相賞花、趣闖迷宮、萌寵互動·喂食……還有多種玩法,伴著滿園花香,給出游增添無限美好。海口幾度植物迷宮花開正好,近期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市民吳竹群說,這里有花可賞、有迷宮可玩,還可以讓孩子學到不少科學知識,一舉多得。
沿著拳頭般大小的火山巖石堆圍起的半人高石墻,走在彎彎繞繞的石頭村道上,一間間石院、石屋徐徐展開,將人們帶回遠古。石山鎮的施茶村就在海口火山口公園旁,每每吸引游客慕名而來。“隨著美麗村莊的建設,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施茶村委會美社村村民王建平說,游客帶來了收入,村民的熱情更高,又推動了美麗村莊建設。
或椰林掩映的田園風光,或捕魚捉蟹的漁家樂,或百年滄桑的民宅故居,或石頭壘就的火山民俗,海口鄉村旅游正以特色之美吸引八方游客。
“都市人之所以鐘情于鄉村旅游,正源于他們夢中的‘香格里拉’不在都市,而是在鄉村。詩意田園可撫慰鄉愁。”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說。
游學探索自然之美
稻熟時節,長流鎮文毓村稻田一片金黃,家長帶著孩子收割水稻,體驗農耕生活。 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踏青賞花之余,可以在農村休閑度假,體驗農耕文化,放慢匆匆的腳步,感受鄉村生活。
暑期到來,親子游成為旅游市場主角。鄉村主題成為中小學生群體研學旅行的熱門選擇,各地中小學校的出游活動也越來越多地選擇奔向鄉村,在“雙減”政策帶動下,中小學生有更多時間投身大自然,體驗鄉村游的野趣。
在瓊山區新舊溝濕地保護區附近,有一條東西走向、彎彎曲曲,如蛇般的火山巖石橋橫臥在美味河上,獨特而又美麗。此橋水大則隱,水小則顯,幾百年如此。踏足新舊溝田洋,滿眼皆是綠色。石橋一直伸向新舊溝田洋中,這就是美味橋。由于其形狀彎曲狹長,像一條長蛇伏臥河面,當地人也稱之為“蛇橋”。
“蛇橋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有風景史,帶著孩子在此觀光還能觸摸到歷史。”前來游玩的新埠島居民朱鳳成說。
龍塘鎮三聯村黨支部委員吳葉說,今年以來,“蛇橋”的知名度越來越響了,來的人越來越多,接下來計劃路修好,讓慕名而來的游客更方便。
在芳園國際藝術村,漫步荷塘棧道,看映日荷花;陶醉在山尾頭村連理枝漁家樂漁家風情,訪古村、樂趕海、靜觀鳥;馮塘綠園音樂派對、古村采摘游;在火山雨林穿梭、親子探險……海口美麗鄉村,市民游客不僅可以享受特色美食,盡覽田園風光,還可以采摘綠色瓜果,體驗民俗之樂,即使不是節假日,平日里參觀者不斷。
7月1日,在898藝術村參觀的市民陳燕說:“有時間時帶著孩子細細體驗家門口的風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鄉村+”無限可能
海口市演豐鎮芳園村荷塘荷花爭奇斗艷,市民游客紛紛前來觀光。 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找一處鄉村空地,搭好帳篷,春賞繁花,夏觀云雨。
位于南渡江畔的北姆堆是人們鐘愛的露營場地,這里常年綠草如茵。傍晚時分,夕陽斜下,霞光鋪灑江面的景色吸引無數人慕名前來。每到節假日,在北姆堆的落日余暉中,一波又一波前來打卡游客清澈的目光及爽朗的笑聲此起彼伏。
“北姆堆的環境美,游客多起來了,消費也帶動起來了,當地村民的日子也更美了。”村民陳國高興地說,節假日人多的時候,就在露營地支起一頂天幕,擺起小營生,還做起了露營裝備的租賃生意。
“在鄉村露營,就是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資深戶外愛好者阿光說,自己在鄉村野營,首先是風景,其次考慮廁所、停車場的距離。
美蘭區演豐鎮芳園村未見營地負責人劉哲說,隨著周邊游和微度假的興起,在鄉村振興政策刺激下,鄉村露營一路走高。
鮮紅的荔枝掛滿樹間,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格外好看。每到采摘季,衍生出海口特色旅游產品——鄉村采摘游。
穿梭在荔枝樹下,親手在果園中采摘鮮果,體會不一樣的田園樂趣。對荔枝采摘較為癡迷的市民肖欣然近來一個星期要去兩三趟荔枝采摘園。她說:“每到荔枝采摘季,總是欲罷不能,剛剛上枝頭摘下的荔枝就是好吃。”
集觀光、采摘、休閑為一體的新坡田洋,空氣清新,斑駁的陽光從枝葉間灑下,一串串黑葡萄鮮亮的誘人色澤、飽滿的豐碩果實,令人垂涎。眾多市民游客慕名而來,“賞農家景、摘農家果、吃農家菜、享農家樂”,在自然山水間開啟了采摘“撒歡模式”。
在鄉村采摘季中,海口市旅文局將綠色生態、火山文化、美麗鄉村等元素相融合,推出多條采摘旅游線路,讓游客體驗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甜美,感受海口的風土人情,為海口鄉村帶來大量客源。
深耕細作未來可期
據了解,海口市目前已建成休閑農業園區(點)80多家,年營業收入超6億元,帶動5000多戶農戶就業,在激發鄉村活力、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海口推行“旅游+”“生態+”“特色文化+”等模式,整合利用傳統村落火山巖地質遺址、紅色革命遺址、民俗節慶、人文史跡等,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農耕體驗、農業創意、鄉村手藝等產業,打造鄉村經濟新業態,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海口市政府研究室陳開發說,當前,海口鄉村旅游市場提供的生態產品同質化現象較多,缺少高質量的產業品牌和服務供給,目前依然集中在農家樂餐飲、采摘、垂釣等,市場吸引力不足。
他認為,自發形成的網紅點往往缺乏運營管理,并沒有真正實現生態資源向生態產品的過渡,既不能有效保護良好的生態,也無法提升游客體驗感。
“目前海口鄉村旅游多處于自發狀態,市民出游目的地比較隨性。”海口市旅行社協會秘書長麥偉文認為,應著力挖掘本地市場潛力,推動更多的旅行社參與到鄉村旅游線路、產品設計中。
海口市旅文局負責人表示,將會深耕海口鄉村旅游市場,推出更多游精品線路,做活做優海口旅游市場,推動旅游業提質增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