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學習困難門診爆火,到8月23日的預約號全部已滿,引發社會熱議。不少網友表示,第一次聽說學習困難科室,要是自己小時候有這科室,也不至于學習困難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事實上已開設多年,該院指出,國內外研究報道學習困難的發生率為20%左右。除了學習困難門診外,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還有吃飯困難門診,屬于心理、康復、神經、遺傳代謝、外科等多個專家聯合門診。(8月3日《成都商報》)
對于學習困難門診,社會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不少人認為,此類門診是醫教協同的好樣本,是干預學習困難的好方式,可化解部分家長和孩子的燃眉之急。但也有人質疑,“這都是家長不負責任,沒有好好引導孩子,怎么這也能到醫院來看病呢?”甚至認為,學習困難不是病,醫院開設此類門診,有揩熱點之嫌,學生和家長接受此類服務,其實是在交智商稅。
觀點截然不同,是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普通民眾理解的學習困難,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與學習不專心、喜歡開小差、成績出現下滑等現象并無明顯界線。照此理解,每位學生都可能出現學習困難現象,只不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表現、存在學習困難的時長不同而已。換言之,在多數人看來,學習困難只是習慣問題、教育方式問題。
然而,醫院開設學習困難門診,是將之當成一個醫學問題。因為學習困難對于一些孩子不止是習慣導致,可能屬于疾病的癥狀,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技能發育障礙,以及心理和精神類疾病等,都可出現學習困難癥狀。這些疾病需要盡早通過診療干預,開設學習困難門診,可以做到早期預防和診斷這類疾病,從而盡量減少疾病對孩子包括學習成績在內的各種不良影響,也通過鑒別診療,讓未患疾病的學生,通過加強習慣養成與家長陪伴等方式,開展行為糾正。
當前,根據癥狀來開設門診,在醫療系統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比如胸痛門診、眩暈門診、失眠門診等,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吃飯困難門診和學習困難門診也是如此,事實上,目前開設學習困難門診的醫院越來越多。門診依據癥狀分類,便于患者掛號就診,減少“不知道掛哪個科”等麻煩。然而,對這些癥狀的理解,醫生和普通民眾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比如學習困難對于普遍民眾,或許僅是一種常見現象,但醫生卻將之當成診斷疾病的重要線索。由于對學習困難存在不同的理解,對這類門診難免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明白了這個道理,學習困難門診才能獲得社會的一致認同。并且,只有學會站在醫學角度看待學習困難門診,才能以正確的方式參與其中,比如不將該門診當成健康孩子的“提分工具”,當孩子可能存在可導致學習困難的疾病時,及時到此類門診就診等。有此正確的態度與認知,學習困難門診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