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甘肅、廣西等幾個省奧密克戎感染例數超過千例,但是,均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社會面新發陽性清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與奧密克戎變異株“正面交鋒”的過程中,有哪些成功經驗?在8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做了總結。
1、實行扁平化指揮和調度。國務院聯防聯控綜合組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相關省份,同時派出有經驗的國家級的專家現場指導工作,與省、市、縣各級指揮體系建立聯合工作機制,省級統籌,提級指揮,地市主責,縣區落實,部門聯動,并聯處置,以問題為導向,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2、“快”字當頭。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快,因此所有的防控措施就是要與病毒賽跑,以快制快,把速度作為疫情處置全流程的工作要求。我們把快字當頭分解到工作的各個關鍵流程和環節當中,總結了“十快”——快采樣、快送樣、快檢測、快追陽、快流調、快排查、快轉運、快隔離、快診斷、快報告,也就是從檢測開始,一直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隔盡隔,然后進行病例報告,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要突出“十快”的要求,全力提高疫情處置的效率。
3、全省要統籌資源。必要時,全國統籌資源。在全省范圍內要統籌調配好核酸檢測、流調排查、轉運隔離、醫療救治和社區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資源,統一調度、統一指揮,集中全省的力量和資源,快速打好殲滅戰。
4、高效開展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是早期發現病例的重要方式,加強統籌調度,調集核酸檢測的資源,全力推動核酸檢測能力的提升,為實現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奠定基礎。安徽、甘肅、廣西三省的疫情,都實現了24小時完成一輪的高質量核酸檢測,既要保障核酸檢測的質量,也要保障不漏一人,不漏一戶,同時對高風險地區采取上門采樣,一戶一管或一人一管,對中風險地區采取1:5混檢,適當降低1:10混檢比例,這樣通過快速的檢測,檢出陽性感染者,及時控制社會面傳播的風險。
5、快速流調,排查風險人群。我們增派和充實流調力量,必要時通過加強全國資源的統籌,增派流調的力量,充分發揮“三公(工)”的作用,針對這些風險的點位、風險人員,進行細致的排查,力求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全力減少和消除社會面風險和隱患。
6、加強社區的管理,強化四方責任。推動完善社區的工作體系,實施網格化管理,從嚴從緊做好高風險和中風險地區的管控工作。同時要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和個人在疫情防控當中的責任,建立健全全社會共同防控體系,嚴防新的感染增量發生。
郭燕紅表示,這些成效的取得,根本上還是在于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央確定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采取科學嚴格的防控措施,以快制快,堅決控制疫情傳播。通過這幾輪上千例的聚集性疫情的處置,在實踐當中證明了第九版的防控方案是科學的、有效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