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鉛筆售價近20元,一支水性圓珠筆售價50元……新學期即將開始,不少家長在給孩子置辦文具時紛紛感慨:躲過“雪糕刺客”,卻沒躲過“文具刺客”。一批樣式新穎、功能繁多的“高價文具”動輒大幾十甚至數百元,在俘獲學生“粉絲”的同時也成了收割家長錢包的“利器”。(8月28日《揚子晚報》)
繼“雪糕刺客”之后,“文具刺客”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過去幾元錢就能買到的鉛筆、中性筆,現在動輒幾十元、上百元,讓許多家長直呼“肉疼”。盡管如此,一些家長或出于孩子喜歡,或顧及自身面子,還是會咬咬牙買下來。殊不知,這樣做在一方面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培養孩子建立理性消費觀;另一方面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學習。
現在,商品消費提檔升級成為大勢所趨。一些文具企業紛紛通過與動漫IP聯名,推出盲盒系列產品,增加新穎功能,從而提高文具的附加值,推動價格水漲船高。文具的定位就是用來輔助學習的工具,實用、環保、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在文具的“顏值”上下太多功夫,使其外表亮眼、顏色繁多,無疑是化簡為繁、本末倒置。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還可能帶來危險隱患。去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中消協就曾發布文具安全消費提醒稱,謹慎購買造型別致、帶有裝飾的“玩具化文具”,盡量避免使用顏色亮麗、帶有香味的文具。這些文具往往會給孩子帶來誤吞、窒息的風險,還含有一定的添加劑和塑化劑。
“文具刺客”加重家長經濟負擔,影響孩子身心成長,有關部門和全社會應引起重視,鑄造三道“盾牌”予以應對。一是明碼標價。現實生活中,一些文具的價格標簽缺失,或是文具擺放混亂,標簽與實物不符,導致家長們往往在結賬時才發現被“刺”中了。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執法檢查,要求文具店落實明碼標價,對不明碼標價的行為依法處罰,切實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二是規范引導。一方面,學校應對學生攜帶入校的文具提出要求,指導家長選購文具用品。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在“致2022級新生”的通知中就明確表示,不建議使用開關復雜、聲音較大的金屬或塑料文具盒,不建議使用圖案過多、造型復雜、香味濃郁的花樣橡皮……學校提出以使用安全、材質環保、經濟適用為購買學習用品的原則,可以起到有力的風向標作用。另一方面,行業協會也要發揮自律作用,引導文具企業把心思花到提高產品質量上,摒棄過度追逐外觀、舍本逐末的做法。
三是理性消費。廣大家長不能一味迎合孩子的喜好,有求必應,來者不拒,而要做到理性消費,量力而行,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家長既要以身作則理性消費,也要引導孩子養成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美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