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灰尾漂鷸和普通燕鷗現身
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記錄的鳥類增至163種
日前,在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被記錄到的灰尾漂鷸(右圖)、普通燕鷗(上圖)。薛美麗 攝
近日,灰尾漂鷸、普通燕鷗這兩個新物種相繼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被記錄,加上4月記錄到的赤膀鴨,使得目前濕地記錄的鳥類增加至163種,生物多樣性更為豐富。
8月,本輪疫情發生,但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的生態監測工作沒有落下。8月27日至28日,公園管理中心與昌江愛鳥隊共同完成了一次生態監測,監測范圍包括整個園區、外掛濕地以及附近海灘。
黑頭灰翅,身型小巧,一會兒張開小嘴,一會兒單腳點地,一會兒歪著腦袋看看身旁的“伙伴”,在濕地公園附近海灘,一群普通燕鷗的到來,給大家帶來了驚喜。
“我曾經在新疆拍到過普通燕鷗,沒想到在這里也能拍到,一共有14只。它們與五六十只白額燕鷗在一起,很顯眼,體型比白額燕鷗大不少。”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麗說。
普通燕鷗是鷗科、燕鷗屬下的一種遷徙候鳥,體型略小,約35厘米。普通燕鷗常呈小群活動,棲息于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澤地帶,頻繁地飛翔于水域和沼澤上空,以小魚、蝦等小型動物為食。
在這片區域,眾人還發現了灰尾漂鷸的身影,共有4只,都在啄食水中的小螃蟹。“這些水鳥屬于遷徙的候鳥。8月,候鳥大遷徙的序幕將陸續拉開,這個季節,濕地的水草肥美,小魚、小蝦也非常多,候鳥一般在此停留到來年的四、五月才離開。”薛美麗介紹。
鳥類“新朋友”頻頻光顧濕地,是昌江濕地保護工作取得成效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昌江不斷加大濕地公園的保護與建設力度,通過巡護、水域面積修復等一系列舉措,使得保護成效顯著,植被更加豐富,鳥類數量逐年增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