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四市簽署“推進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提升工程”“武鄂黃黃交通強鏈補鏈工程”等十大重點工程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建設,使之成為引領湖北、支撐中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長極。專家認為,武漢都市圈是湖北經濟發展最密集、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板塊,必將帶動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在全國多地推進“都市圈”“城市群”建設的宏大格局中,武漢都市圈建設步履穩健進展順利,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績。在這場城市發展改革的大考中,武漢都市圈建設都做對了什么?
湖北省委確立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奮斗目標,提出重點建設“武鄂黃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大力發展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武漢被定位為湖北省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排頭兵”。這是貫徹中央提出的“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要求的新嘗試。可以看到,武漢都市圈建設做對了很多道“考題”,而首先做對的是一道“必答題”——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階段的新形勢新任務,找準了發展定位,優化了發展思路。
其次,進一步明確了武漢都市圈的特色和優勢,有利于提高都市圈建設能力水平,打造具有獨特優勢地位的都市圈發展范式。為此,武漢都市圈明確了著力建設國際綜合交通和物流樞紐、國家制造業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專業性金融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一樞紐四中心”;要求強化分工合作,武漢當好“主引擎”,加快建設武漢新城,鄂州、黃石、黃岡主動融入、深度融合,咸寧、孝感、仙桃等五市主動找位、競相出力,形成協同聯動、組團發展的格局。
注重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不斷提升規模能級,在全國都市圈第一方陣中奮力爭先進位,武漢都市圈建設凸顯了鮮明的“角色意識”和強大的“優勢推動”?;诤笔 傲⒆阒胁扛沟睾蛻鹇钥v深,能夠形成輻射全國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市場規模”,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應運而生,以切實把地理區位優勢轉化為綜合交通運輸優勢、物流優勢,促進內外貿市場對接,加快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把國家關于城市群和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部署真正落實到位。
再次,充分發揮城市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都市圈帶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作用,持續做大示范、帶動、輻射效應。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出,提升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水平,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城鎮化空間格局。把城市、都市圈以及城市群發展納入“十四五”新型城鎮化發展總體框架,在總體框架中做優做強品牌、拓展發展空間,這是武漢都市圈建設做對的又一道重要“考題”。
當前,東南西北的四大城市群——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雙城經濟圈已成為國家戰略區域,中部地區需要盡快崛起,增強鏈接區域板塊的樞紐能級。武漢都市圈要當仁不讓擔此重任——要充分發揮在中部崛起中的戰略支點和區位科教優勢,增強促進區域發展的樞紐功能,引領、促進長江中游一體化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輻射帶動長江中游城市群成為我國新增長極,與四大城市群共同構建國家城市“鉆石”主干支撐體系。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