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1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4.1%,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6.6%。雖然增長速度還不是很高,按自然口徑計算仍處于下降狀態,但是已經可以看出,在經濟運行向好、經濟增長恢復的同時,財政收入也呈現逐步企穩回升狀態。
能夠出現這樣的現象實屬不易,也進一步證明了中國經濟具有很強韌性,經得住各種考驗。也正是因為經濟的強大韌性,才使得財政有了穩定恢復的基礎和條件。當前的中國經濟和財政,呈現出了更為緊密、協調的關系,形成了更為通暢的良好格局。在經濟步入良性軌道、進入全面復蘇后,有關方面應當組織力量,對經濟與財政的關系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把經驗和教訓都總結出來,以便于運用到今后的工作之中。
就眼下而言,雖然財政收入有了一定的恢復性增長,呈現企穩向好格局,但是,從經濟運行和增長的角度來看,基礎并不十分扎實。特別是外部環境仍然呈現出較為復雜的局面,反映到財政方面,就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也沒有得到有效鞏固,財政還沒有達到可以按照正常狀況安排收支的時候,還得繼續從緊從嚴安排支出,必須繼續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必須繼續節約一切可以節約的開支。
從財政收入增長的實際情況來看,財政收入企穩回升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到底能否保持并不斷改善,還得看經濟恢復的情況。經濟能否更好恢復,除需要依靠外部環境的改善之外,仍需要各項政策的支持,包括財政政策。毫無疑問,這又會給財政收入增長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仍有可能需要出臺各種減稅降費政策,財政收入增長的壓力仍然很大。能不能保持穩定恢復的狀態,也需要繼續努力、繼續觀察。
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在安排財政支出過程中,一定要繼續貫徹過緊日子的思想,樹立良好的節約節支意識,能不安排的支出盡量不要安排,能緩一緩安排的支出盡量緩一緩,能控制規模的支出盡量控制規模,最大限度減少財政開支。一方面,給財政收入增長留下更多空間,避免給財政收入增長壓力過大,從而給企業減輕壓力;另一方面,給財政政策提供更多可調節的余地,在必要時有使用的政策工具。
持續的減稅降費,確實讓各級財政都到了非常緊張的地步,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但是,從國際環境的角度來看,并沒有改善的跡象。因此,經濟的恢復仍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仍需要面對十分復雜的國際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不斷改善自身條件,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市場環境、營商環境、服務環境和政策環境,才能夠讓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讓經濟能夠穩定恢復。財政政策是少不了的,財政對企業的支持是少不了的,自然對財政支出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客觀地講,目前各級財政在安排支出方面已經比較科學合理,也收得比較緊。但是,一些地方的公用經費安排仍偏松,各種浪費式支出仍然存在。同時,吃喝問題仍然在一些少數地方、領域和人員身上存在,需要進一步加大監督監管檢查力度,對各種浪費行為予以嚴厲打擊。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帶頭厲行節約、帶頭反對腐敗、帶頭減少浪費,包括把吃喝轉嫁給企業,都要從嚴管控,從而為經濟渡難關、企業過難關創造良好的條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