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客機研發和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航空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研制大飛機開啟了我國裝備制造業自立自強、開放創新發展新篇章。利用新型舉國體制的強大優勢,舉全國之力,聚全球之智,將獨立自主與開放創新有機結合,成為C919成功翱翔藍天的秘訣所在。作為一張鮮亮的“國家名片”,中國大飛機制造必將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11月8日,國產大飛機C919亮相第十四屆中國航展,展示了大仰角起飛、45度盤旋機動等一系列動作表演。這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大型客機獲得國家民航局頒發適航證書后C919的首次亮相。在有43個國家(地區)的740多家企業線上線下參展的本屆航展上,國產大飛機C919作為明星機型進行的精彩飛行展示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目光,與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批航空航天新產品和尖端裝備一起,精彩見證了航空強國的進取之路。(相關報道見A3版)
大型客機研發和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獨立自主研制大飛機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運十”飛機經歷10年研制成功首飛,中國成為繼英、美、俄、法之后第五個能造大飛機的國家。之后由于國際形勢變化、國家投資能力、工業基礎、技術儲備、產業體系等諸多內外因素制約,自主研制大飛機步伐慢了下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一度成為不少人認同的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定要把大飛機抓上去,這是整個裝備制造業綜合實力的體現,牽扯到方方面面,起到一個帶動作用、標志性作用。研制大飛機開啟了我國裝備制造業自立自強、開放創新發展新篇章。
正如100多年前,“中國航空之父”馮如駕駛著自己設計的飛機翱翔藍天,中國的飛機研制并沒有輸在起跑線上,100多年后,隨著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交付市場進入倒計時,中國距離民用航空制造業世界第一梯隊已不再遙不可及。與國外同類機型相比,C919大型客機并不遜色,從研制開始就立足長遠,前瞻性地確立了減重、減阻、減排的研發方向,以“更安全、更經濟、更舒適、更環保”的特色,向波音、空客兩強爭霸的國際大型客機市場打出節能環保牌。
作為現代高新技術條件下高度集成的產物,大型客機很難靠一個公司和一個地方來實現。在國際上,大飛機制造往往也需要企業跨國合作,零部件全球供應。為此,利用新型舉國體制的強大優勢,舉全國之力,聚全球之智,將獨立自主與開放創新有機結合,成為C919成功翱翔藍天的秘訣所在。
我們看到,C919一飛沖天的背后,是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產業人員參與研制。無論是探索“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還是推進項目組織變革,無論是構建“以中國商飛公司為核心,聯合中航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民機產業體系,還是與波音、空客等在非競爭領域開展合作與技術交流,開放背景下國產大飛機謀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基調鮮明生動。
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我國未來20年新增客機需求將達8363架,其中單通道客機需求6238架,平均每年新增單通道客機312架。如果未來C919國內市場占有率能夠與波音、空客持平,C919平均年銷售額將超710億元。圍繞C919的下線商用及量產,大飛機產業鏈未來20年將整體孕育億萬空間。
不僅如此,大飛機研制對我國裝備制造業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相關技術創新更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目前C919國產化率為60%,其中機體結構的國產化率最高,而機載設備主要以合資為主,發動機則仍然依賴進口。結合我國高鐵的國產化路徑和航空制造業的技術壁壘,以C919為代表的大飛機產業將呈現“機體及集成系統—機載設備—發動機”的國產化替代路徑。隨著技術進一步演進,C919大飛機還將帶動復合材料、電子元器件、機載系統、飛機起落架剎車系統、航電系統、機電液壓系統、客艙及總裝集成等產業鏈成長,龍頭企業將成為世界級供應商。
作為一張鮮亮的“國家名片”,中國大飛機制造必將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