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各個學校舉辦秋季運動會的時間。據報道,在一些學校運動會入場式上,威亞、和平鴿、“神舟飛船”、無人機……各式各樣的道具紛紛登場,再配上學生們奪目的服裝、整齊的妝發以及現場激昂的音樂,可謂威風颯颯,似走進了一場大型時裝秀場。
近年來,隨著運動會規格日漸提升,學校、家長投入的精力和財力也水漲船高。在一些學校,僅僅是開幕式這一項的花費就不小。部分家長為此犯了難:是運動會變味?還是自己不夠與時俱進?這樣一味追求“儀式感”的運動會,是否會讓孩子形成攀比心理?
運動會既不是“道具展”,也不是“時裝秀”。學生運動會是“學生的運動會”,不是“家長的運動會”。運動會入場式要展示的是學生的素質與風采,而不是家長給他們購買的道具和服裝。運動會重視儀式感沒有錯,但前提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示學生自身的風采。
有這樣一段學校運動會視頻,流傳頗廣。視頻顯示,環形跑道上,孩子們穿著兒童版宇航服,踏著平衡車呼嘯而出,繞場一周,尖叫、掌聲無數。除此之外,走過主席臺的還有海軍方陣、迷彩方陣、熊貓方陣等等。當學生把“套服道具”穿在身上,以為是在張揚個性,實際上卻遮住了自身的獨特性,掩蓋住他們原本的風采。
不重內涵而重形式,導致運動會入場式變味、攀比。有的是學校給學生、家長布置任務,要求想辦法為班級爭光;有的則是家長親自上陣,為孩子構思“出彩”的創意,寄希望于在服裝和道具上取勝。如果服裝和道具是由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確實意義非凡,比如入場式上放飛的無人機,是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這反映學校科技教育的成果,也展現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可當這些服裝和道具是花錢就能隨便買來的商品,那么學生們展示的也就只有商品而已。
這樣的運動會入場式不符合對中小學生“勤儉節約護家園”的行為規范要求,反而會助長學生之間的攀比之風,影響孩子的成長價值觀。此外,這些服裝道具往往用過一次就不再用了,這也不利于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開運動會就是要比更快、更高、更強,一個別出心裁的入場式,有利于增強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孩子的上進心。
道理沒錯,只不過問題出在教育方式上。運動會的主體始終是也應該是學生,一個有儀式感且能展示學生風采的運動會“入場式”,應該交由學生自己設計、表演,如體育技能,可表演武術、太極拳;藝術技能,可表演舞蹈等等。即使要購買服裝、道具,也是完全配合表演的服裝、道具,而不是把服裝、道具作為展示的主體。學校老師、家長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運動會“入場式”,而不是一味用買來的商品來替代學生創意,甚至以為花錢越多就越好。
學生運動會的變味,根源在一些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對待運動會的態度,把運動會變為了攀比場,而并未真正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問題亟需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措施認真予以解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