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翹盼已久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隨后,勝利會師的兩個航天員乘組,一起在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里留下了一張足以載入史冊的太空合影。之后,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首次在軌輪換,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任務和交接工作。
這6位航天員分別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和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其中,令人關注的一個方面是,神舟十五號乘組航天員的平均年齡53歲,是歷次執行任務的航天員中最大的。
要成為航天員,出色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極為重要。在身體條件上,年齡是一個重要因素,年輕力壯必然意味著身體條件更好,無論是在心肺呼吸,還是心血管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的負重能力上,年輕人往往勝于中年人。
不過,既然此次神舟十五號乘員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說明在年齡方面已經不受特別限制了。這也意味著,將來的太空探索和旅游也不會局限于年輕群體。不只是神十五的航天員,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例子表明,年齡不再是人類進入太空的門檻。
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中,最大年齡的航天員早就出現了。美國宇航員小約翰·赫歇爾·格倫于1962年2月20日首次乘坐友誼7號航天飛機執行太空任務,那一年,他41歲。1998年,在他77歲高齡之時,格倫又乘坐發現號航天飛機STS-95再次飛入太空,執行包括修建哈勃望遠鏡在內的工作,在太空為期9天。這一壯舉讓他成為了當時進入太空的最年長的人類。格林的經歷說明,年齡對于想要上太空的人來說并非主要問題,只要生理機能良好,即便是老年人也可以上太空。
不過,也有人認為,格林是經過長期訓練的專業人員,而且是以戰斗機飛行員的身份入選并訓練成為宇航員的,生理機能本身比同齡人要好。不過,另一些案例說明,進入太空不需要具備優于同齡人太多的身體條件。
美國富商丹尼斯·安東尼·蒂托于2001年4月28日與其他兩位俄羅斯宇航員一起乘坐俄羅斯“聯盟TM-32”號航天飛機進入太空,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太空游客,那一年,他51歲。2021年7月20日,亞馬遜公司創始人、世界首富杰夫·貝索斯也與三位同伴乘坐其旗下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號火箭,從得克薩斯的沙漠升空至107千米,到太空邊緣進行了一次10分10秒的旅行。在這次旅游中,貝索斯57歲,貝索斯的弟弟馬克·貝索斯52歲,他們都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宇航員。
對一般人而言,最可借鑒的當然還是蒂托。他在2001年4月28日登上聯盟TM-32,作為獨立研究人員與其他兩名俄羅斯宇航員一道,在太空呆了7天22小時4分,圍繞地球轉了128圈。蒂托在上天之前經過了7個多月的訓練。首先是超重適應性訓練,目的是讓其適應航天器發射和返回再入大氣層時的超重環境,增強抗超重的能力。一般要求航天員和太空游乘客的縱向超重耐力不應低于3g,橫向超重耐力應為縱向超重耐力的3倍。通過訓練,過載能力也可以逐步提高,蒂托最后通過了一系列訓練才進入太空。
這意味著,隨著載人航天器的力學環境大大改善,進入太空的身體條件限制已經降低。因此,未來太空旅游對于很多人來說并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實現的夢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