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力穩就業保民生……12月6日,北京市發布《北京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涉及四大方面,共12條措施。“新12條”每條措施都明確了責任部門,需明確時限的措施都明確了時限,能直接發布實施的措施就直接發布實施,不再出臺配套細則。
這段時間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并結合實際,出臺優化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以北京為例,12月6日起,進入各大商場只需掃碼測溫、出示北京健康寶綠碼,京城各大商場陸續宣布全面恢復營業,零售、餐飲、健身、美容美發等各類業態都迎來全面恢復,各大商圈人氣也進一步回暖。對企業而言,終端消費端逐漸復蘇,市場持續回暖,本身就是重大利好。而北京在優化防疫措施基礎上,還為市場主體及時送上一份“大禮”——即“新12條”。仔細梳理就會發現,“新12條”一方面延續了之前助企紓困相關措施,另一方面又創新了部分措施。
今年以來,北京已先后出臺《關于繼續加大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加快困難企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實施方案》和《北京市助企紓困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等措施,各部門也出臺文件助企紓困,幫助不少企業渡過難關。“新12條”中的不少措施,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延長社保補繳期限、緩繳涉企保證金等,都是延續了之前惠企政策,并進一步延長惠企時間。
“新12條”同時又有部分創新措施。如在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方面的5項措施中,有2項是創新措施,即延長住房公積金緩繳期和依法對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公示,前者將減輕企業壓力,后者為中小企業“回血”。金融支持方面,“新12條”為部分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給予貸款貼息支持,這為企業創新、升級提供新動力。可以說,創新措施讓“新12條”更有新意,也使助企紓困的政策力度更大。
延續、延長之前的助企紓困措施,既能進一步以務實之舉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也能給企業發展注入更大信心。而推出的創新舉措,表明決策部門富有創新思想、創新精神,相關創新措施將擴大企業受益面。延續與創新相疊加將產生更強效應,不僅能讓更多企業從中受益,部分企業還能從多方面受益。從宏觀層面來看,對企業的幫扶力度更大,企業對就業、經濟增長貢獻也更大。
為確保政策及時落地,“新12條”既明確了責任部門也明確了時限,避免“以文件落實文件”,力求讓助企紓困效果不打折,在企業最艱難的時候發揮“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且,在企業全面恢復營業的時候送上這些“大禮”,在時機上恰到好處,既能及時解企業之渴,也能讓好政策用在刀刃上,最終實現企業、職工、城市三方共贏。
企業是就業的“蓄水池”,也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采取助企紓困措施的目的,不但要讓企業“活下去”,而且還要越活越好。從這個意義上說,助企紓困措施不在于多或大,而在于精和準,在于能否給予企業實實在在的幫助。北京“新12條”雖然措施不算最多,但“延續+創新”的決策思路很有務實性,所產生的疊加效應乃至乘數效應都值得期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