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奧密克戎,這些說法缺乏依據
當前網上有一種傳言,認為北方的奧密克戎病毒株比南方的更強。對此,鐘南山表示,這一說法缺乏科學證據。
“目前,廣州等南方地區流行毒株為BA.5.2;北京等北方地區流行毒株BF.7,是在BA.5.2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來看,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
鐘南山表示,北方毒株的潛伏期進一步縮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現傳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沒有很明顯的癥狀,部分人出現咽干、咽痛、干咳、頭痛、發熱等癥狀,為輕型患者。他指出,發熱溫度高、全身疼痛讓患者很不舒服,但這與醫學上的重癥輕癥是兩回事,并不是說疼痛得厲害就是重癥。
“什么地方毒株比較弱,什么地方比較強,主要來自個例的感受,恐怕缺乏科學根據。”鐘南山說。
“現在有種說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很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鐘南山說。
陽了還會再陽嗎?鐘南山引用了一項前沿研究,奧密克戎感染對Omicron BA.4/5的再感染保護率為78%,感染過一次奧密克戎毒株后,在一年之內再次感染仍有76.2%的癥狀保護率。“這實際上就像又打了一針疫苗,我們形成自然的免疫,之后便能更好地抵抗病毒。”鐘南山說。
建議加強異種疫苗接種
鐘南山表示,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疫苗接種是關鍵。接種同種疫苗,預防感染的效果不會加強很多,但預防重癥的效果仍然很好。接種三劑次及以上的疫苗,保護效果會加強。接種異種疫苗,相比于同種,對感染和死亡的預防效果會大大加強。
“目前我國已經研發了新冠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等多種疫苗。在接種兩針滅活疫苗的基礎上,再接種一劑腺病毒載體疫苗或者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效果會明顯加強。”鐘南山院士特別呼吁,要特別加強對老年人和弱勢群體的疫苗保護。除非患有不適宜接種疫苗的特殊疾病,否則應盡最大可能接種疫苗。
“青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癥率很低,若感染后自我健康監測未出現預警癥狀,則可繼續居家隔離,把更多的發熱門診和急診就診資源釋放給更加需要的老年患者。但若自我健康監測后出現了可疑的預警癥狀,仍然需要及時就近就診。”鐘南山說。
“疫情高峰期間,與老人同住者也應當接種疫苗和加強針,自覺減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避免感染。出現疑似感染癥狀,及時進行抗原自測,若出現陽性,應自我隔離,減少和家中老人的接觸。”
加強日常防護可以這樣做
雖然奧密克戎重癥率大大降低,但仍不可掉以輕心,鐘南山對個人防護提出了8條建議:一是加強防護(戴口罩、保持距離、減少公眾聚集等);二是不應為感染而害怕;三是大多數感染者不需要去醫院;四是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檢測;五是若持續發熱一定要去醫院;六是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七是囤藥沒有太大必要;八是“老藥新用”要經嚴格實驗。
鐘南山還表示,“新十條”進一步優化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對于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校內超市、食堂、體育場館、圖書館等要正常開放。對于有疫情的學校,鐘南山院士建議,要科學精準劃定風險區域,風險區域外仍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等秩序,減少疫情給師生帶來的不便。他還建議,要完善校地協同機制,針對各級各類學校特點,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
鐘南山充滿希望地表示:“我相信,在明年初,我們將看到一個更加開放、陽光、樂觀、有生機的社會!”
(本報記者唐芊爾 吳春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