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加強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方案》(簡稱《方案》),要求加強對元旦、春節期間返鄉人員的健康提示和醫療保障服務,提示返鄉人員做好健康監測,在返鄉初期規范佩戴口罩,減少與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礎性疾病者的接觸。
針對農村地區衛生健康服務資源相對不足,“兩節”期間人口流動加大,在城市務工返鄉人員增多等實際情況,上述《方案》為農村地區開展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隨著防疫措施的調整優化,今年“兩節”期間,廣大農村地區很可能迎來防疫三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波返鄉潮。“兩節”日益臨近,農村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千頭萬緒,任務重、壓力大,只有心中有數,才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
《方案》提出,要“及時關注掌握返鄉人員信息,提示做好健康監測……”“摸清村組內合并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孕產婦、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人員健康情況”。各地縣、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及其公共衛生委員會、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應迅速行動起來,組織力量深入調研,做好重點人群、返鄉人員排查摸底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加強分級分類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務。
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關鍵在于把握好“尺度”。既要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也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方案》提出,根據區域疫情形勢和居民愿望,適當控制農村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規模和調整頻次。據此,各地應因地制宜、因時而變,妥善組織管理“兩節”期間各類聚集性活動,防止此類活動引發大規模聚集性疫情。
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質效如何,說到底是對治理意識和治理能力的考驗。相關決策既要有高站位,又要接地氣,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溫度,要實現“全鏈條”精準施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好政策,傳遞民生溫暖。加強農村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不僅要心中有數、操之有度,還要做到手中有法、行之有方。
12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陳靜靜介紹,最近,琉璃廟鎮社區用大喇叭循環播放關于用藥知識,使得村民聽得到、聽得懂,心里也比較踏實,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這也啟示我們,無論“土辦法”還是“潮辦法”,管用就是好辦法。在用好“土辦法”的同時,還需與時俱進,善于用發展的眼光和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舉措。
近期,北京市西城區15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發揮“樓門自治+志愿服務”的工作機制,相繼成立了樓門互助微信群,開展多種形式的愛鄰互助服務行動,開展藥品共享解燃眉之急,盡心解決群眾難題,取得了明顯效果,贏得了社會廣泛好評。北京西城積極開展文明實踐,搭起服務平臺的做法,不僅適用于城市,農村地區同樣可以結合實際加以借鑒。
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方案》精神,細化分解任務,壓實工作責任,用心用情用力推動農村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落地生根,確保讓返鄉人員充分感受到家鄉的溫暖,讓廣大農民群眾過一個平安祥和的兔年春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