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將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國家衛健委26日晚發布公告,對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調整。“乙類乙管”具體怎么管?隨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及5個配套文件,對防控工作進行系統再部署,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即將進入全新階段。
當前,新冠病毒變異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趨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潛伏期。綜合考慮病毒特點、疫情形勢、疫苗接種、醫療資源準備和防控經驗等因素,我國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順應了客觀規律、具備了充分條件,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需求,有助于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新冠疫情之初,面對未知病毒,采取“乙類甲管”的管理,是最大限度護佑人民健康的負責任之舉。如果說當時面對的是一道加試題,那么,經過與病毒三年的較量,如今,擺在我們面前的更像是一道常規題。回歸“乙類乙管”,意味著防控思路和管理舉措的全方位調整,但調整的只是管的等級,絕不意味放任不管。可以預料,在防控措施調整初期,由于感染病例迅速增加,可能會出現藥品供應不足、部分地區醫療資源緊張等現象。如何避免醫療資源擠兌、減少重癥死亡病例,如何盡量拉平曲線、推后峰值,如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些新挑戰新任務對各地區和相關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是“保健康、防重癥”。一方面,要一以貫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在借鑒汲取各地共性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未雨綢繆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尤其要把加大醫療資源建設投入,提高相關藥品、試劑的可及性,完善分級診療等工作做在前面,同時加大宣傳科普力度,以萬全準備爭取平穩轉段。比如,上海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中心實現發熱診療一周7天開放。南京有16輛發熱流動診療車開進居民小區和企業,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
另一方面,“防重癥”“治重癥”是重中之重。特別是要加強重點人群保護,加強重點機構防控,做好重點行業防控,動態開展大型密閉場所防控和大型活動管理。國家衛健委已要求,三級醫院要發揮重癥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醫院要暢通急診和住院病房收治之間的“綠色通道”,對于急診留觀的重癥患者要實現24小時清零收治。北京組織對高風險人群發放血氧夾,有助于將防控關口前移。同時,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基礎相對薄弱、醫療衛生資源相對不足,要確保藥品能下得去,村衛生室能夠配足配齊需要的藥品;重癥能轉上來,發現重癥患者后能送到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就診。
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調整之后,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出行都將迎來新變化。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續流行,病毒變異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雙節”臨近,走親訪友、區域流動勢必頻繁起來。在逐步回歸常態生活節奏的同時,“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習慣,在公共場所保持人際距離,及時完成疫苗和加強免疫接種,最大限度確保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安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