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館8家參展商展出上千件各式各樣黎錦展品
黎錦展品受青睞 古老技藝煥新生
大力神圖騰在裙擺飛舞,甘工鳥圖案栩栩如生點綴項鏈,經緯交織的彩線恰到好處地裝飾了時尚的包包……12月29日下午,在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海南館現場,8家參展商帶來各式各樣上千件黎錦展品,引得不少游客駐足觀賞。
工作人員展示黎錦。記者 陳元才 攝
黎錦,是海南黎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紡織染繡技藝之一,被稱為紡織業的“活化石”。它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和地域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和經驗智慧。以黎錦作為主要展示元素的海南館,帶領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翻開黎錦這本“無字史書”,見到的不僅是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亦是經緯交錯間的一方乾坤。
“第一次看到這種保溫杯,好有特色!”在海南館,游客王珊和朋友捧起一個印滿黎錦花紋的保溫杯,充滿民族韻味的圖騰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絕妙碰撞讓他們愛不釋手。
這支保溫杯來自參展商三亞黎響服飾開發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海南深耕黎錦產業10年,從黎錦零售店發展為黎錦產業園,打造出“設計—生產—銷售—展示”的黎錦產業全鏈條,喚醒了一個沉睡中的文化創意產業。
“這個是我們的博古思黎保溫杯系列,從黎錦紋樣、傳說中獲取靈感,在傳統的圖案上再創作,通過UV工藝,將黎族圖案展現在保溫杯上。”三亞黎響服飾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游客講述著這支蘊含著黎族故事的保溫杯的由來。
在海南館現場,能明顯感覺到古老的黎錦煥發著一種新的生命力。黎錦玫瑰香茶包、黎錦布玩偶、黎錦時尚服裝……經過黎錦手藝人幾年的努力,黎錦從只能被高高地掛在墻上的“幾十年都不會壞的藝術品”變成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生活用品。
黎族元素服裝走秀。 記者 陳元才 攝
“只有人人喜歡黎錦,消費黎錦產品,黎錦有了市場,這項傳統技藝才算真正地保存下來,并發揚光大。”三亞黎響服飾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成有說,希望通過文博會這個大舞臺,讓更多人看到黎錦、了解黎錦、愛上黎錦。
在展館的另一邊,游客岳婷婷被黎錦玫瑰香口罩吸引,她拿起這個口罩湊近一聞,“這口罩真的有玫瑰香味!”
“天然的玫瑰花香面料搭配黎錦,戴上潮流感和愉悅感油然而生,日常可以手洗循環利用。”參展商海南琴韻幽蘭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彬妮稱,此次該公司帶來了300余件黎錦產品,從服飾到配飾,盡顯“國風文化+黎錦文化”。
在王彬妮看來,從前高高掛在墻上“幾十年都不壞的藝術品”——黎錦,也可以生活化、時尚化,要把黎錦創新應用在各個方面,讓大家看到黎錦的各種可能性,黎錦產業的發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