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成都崇州法院發出全國首份“保障婦女隱私和個人信息”人身安全保護令——(2023)川0184民保令1號民事裁定書,裁定禁止被申請人李某繼續泄露、傳播申請人陳某的隱私和個人信息。(1月4日《成都商報》)
近年來,因婚戀糾紛侵犯婦女人身權利的情形屢見不鮮,不僅出現于家庭婚姻中,也會出現在戀愛關系中。比如有情侶分手后,男方泄露、傳播女方隱私和個人信息。上述案件中的陳某(女、未成年人)系在校學生,與李某曾是男女朋友關系,雙方分手后,李某多次通過自己的抖音、快手賬戶發布涉及陳某就讀學校、生活照片、戀愛經過、墮胎等隱私信息,并對陳某進行侮辱,引發陳某周圍同學、老師的議論,致使陳某名譽受損。陳某不堪壓力,不愿前往學校學習,并長期失眠,甚至產生了自殘等行為。
當女性遭受這類侵害時,該如何維權?這個問題成為婦女權益保障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明確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但其主要針對的是已婚婦女,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范圍較窄。雖然該法還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將監護、寄養、同居、離異等關系的人員之間發生的暴力,也納入法律約束。但是,戀愛者未必同居,故擴大人身安全保護令的適用范圍,成為現實之需。
為回應社會關切,新修訂且于今年1月1日施行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禁止以戀愛、交友為由或者在終止戀愛關系、離婚之后,糾纏、騷擾婦女,泄露、傳播婦女隱私和個人信息。婦女遭受上述侵害或者面臨上述侵害現實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這條規定,既包含糾纏、騷擾婦女等行為,也包含泄露、傳播婦女隱私和個人信息的侵權行為;既有對婚姻關系解除后的保護,也有對戀愛分手后的保護。這就擴大了保護范圍,實現對婚戀關系中婦女權益的全方位保障。
正因有新規定護航,上述案件中的陳某,向崇州法院提起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法院經審查后認為,陳某的申請符合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遂發出全國首份“保障婦女隱私和個人信息”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李某繼續糾纏、騷擾陳某,妨礙陳某的正常生活、學習,禁止李某泄露、傳播陳某的隱私和個人信息。該人身安全保護令,為陳某提供了有力的維權和保護武器,也給其他以戀愛、交友為由,或者在終止戀愛關系后,糾纏、騷擾婦女,泄露、傳播婦女隱私和個人信息的人,敲響了警鐘。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一種民事強制措施,按照《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被處罰人在收到人身安全保護令期間,如果仍然糾纏、騷擾婦女,泄露、傳播婦女隱私和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其進行罰款和司法拘留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戀愛分手后被糾纏、騷擾,被泄露、傳播隱私和個人信息,也可受到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保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婦女權益保障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廣大女性有了更多更強的安全感。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