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藥研發提速 全力增產保供
海口6款新冠病毒感染對癥治療藥物獲批上市
海口巿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在小柴胡顆粒生產線上忙碌。 記者 龍易強 攝
近期,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品需求激增。為滿足市民群眾用藥需求,海口市委市政府積極部署,推動本地藥企提高產能,全力保障我市疫情防控需求。日前,海口6家藥企9款藥品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其中,4家藥企6款藥品屬于新冠病毒感染對癥治療藥物。 記者 龍易強
6款新藥獲批上市
2022年12月30日,國家藥監局通過快速審評通道,批準12個新冠病毒感染對癥治療藥物上市;2023年1月3日,國家藥監局再次批準13個新冠病毒感染對癥治療藥物上市。其中,海南4家藥企的6款藥物獲批,分別是海南萬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布洛芬混懸液(100ml:2g)、布洛芬混懸液(30ml:0.6g);海南賽立克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乙酰半胱氨酸顆粒、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海口巿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海南濤生醫藥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產的對乙酰氨基酚維生素C泡騰片。這4家企業均為海口市企業。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是針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抗過敏藥,目前公司庫存約8000瓶,待正式批件下發后即可投放市場。”海口巿制藥廠是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藥品生產供應,公司積極采買物料、組織生產,計劃盡快投產3批約3萬瓶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優先滿足本省市場供貨。
據介紹,目前,海南海藥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年產能約40萬瓶,預計4至5個月完成產能擴增工作,擴產后年產能可以達到200萬瓶。
“乙酰半胱氨酸顆粒預計最快今年2月份投入市場,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預計5月份投入市場,產品將優先供應海南市場。”海南賽立克藥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種藥可用于緩解咳嗽痰多或痰不易咳出等臨床癥狀。
據悉,針對乙酰半胱氨酸顆粒,海南賽立克藥業即將對海口江東新區生產基地進行針對性的改造升級,同時再新增一條顆粒劑生產線,預計2023年產能在5000萬袋左右,2024年產能在1億袋左右。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除自有生產車間外,還將充分利用全國范圍內的委托生產合作方進行生產,預計2023年產能在5000萬片左右,2024年產能在8000萬片左右。
24小時生產保供
1月6日,記者走進海口巿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全自動生產線高效運轉,工人們正在有序開展生產,一盒盒小柴胡顆粒不斷從生產包裝線下來。
“公司組織生產系統進行物料采購、加班加點生產,各生產工序三班倒24小時不停產,保障藥品生產供應。”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省供應小柴胡顆粒20多萬盒,后續還將持續向市場投放。
據介紹,國家藥監局提出的疫情防控四類藥(退燒藥、止咳藥、抗病毒藥、抗生素)清單,海南海藥都有對癥藥品供應。目前,與防疫相關的產品,海南海藥在全省共投放200多萬盒/支。
為了穩產保供,海南斯達制藥有限公司迅速優化生產結構、調整生產班次,組織171名員工全天候輪值生產一線,并計劃春節期間生產車間機器不停歇,積極組織新冠治療藥物及恢復期用藥的生產備貨工作。其中,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在2022年供應市場約7000萬支,預計2023年將供應1億支以上。此外,目前海南斯達制藥在研的布洛芬混懸液等一批新產品正在審評審批中,有望陸續獲批上市。
記者從海口市科工信局獲悉,目前,我市醫藥規上企業共有58家,預計去年全年工業總產值245億元,占全省95%以上。當前,我市對退燒、止咳、清熱解毒等類藥品的需求激增,市科工信局積極組織藥企穩產保供,目前已與高新區共同派員進駐8家藥品生產企業,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小柴胡類產品全部由駐場工作組接管,多措并舉保障急需藥品的供應力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