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綠的枝葉下,一個個甜瓜圓潤飽滿、青翠欲滴,瓜農們在田里忙著采摘、裝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1月5日,記者走進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三力源現代農業產業園,看到一派豐收場景。“當前,甜瓜迎來大規模出貨旺季,每天數萬斤甜瓜剛出地頭就被裝車運往廣東、北京等地。”三力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生產的副總經理陳龍告訴記者。
“我覺得無論是三力源公司,還是海南各地,對青年都特別重視,給機會給舞臺,讓我們放開手腳去拼去干!”陳龍也沒想到,自己在三亞一干就是十來年,而且從一個剛出校門的青澀書生成長為企業高管。
“剛來時還是一個技術‘小白’,不懂的就多問多學,很快就成為公司種植負責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三力源的甜瓜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口感和品相。陳龍說,“現代農業講究精細化管理和綠色發展理念,甜瓜種植也是門技術活兒。”
“這段日子算得上我們三亞的甜瓜時間了!”陳龍最近格外忙,要參加正在三亞召開的首屆中國(海南)國際甜瓜產業發展大會,散會后還要趕回種植園,跟同事趕制外貿訂單,“我們的甜瓜很受歡迎,銷往加拿大、阿聯酋等國家。”
談起在三亞的“務農路”,陳龍感慨道:“現代農業離不開技術,更需要熱情和耐心。只要全身心投入,一定會開花結果有收獲”。
在澄邁縣大豐鎮,有一批和陳龍一樣的大學生,才存村的共享農莊就是由他們創辦發展起來的。農莊創始人徐取俊是當地人,2006年大學畢業后在廣東工作,待遇優厚。2012年回鄉創業,瞄上了集特色產業、農業休閑、咖啡民宿等項目于一身的農業開發綜合體。
眾人拾柴火焰高。徐取俊游說身邊的青年加入,很快,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葉曉波、西南民族大學的季晨曦、武漢工程大學的杜英3名高材生與他一拍即合,決心合作發展農業企業。
“項目運營至今10個年頭了,投資3000多萬元,先后建成飯店、咖啡廠、民宿、鄉村振興學院等。”徐取俊說,“鄉村要振興,產業要發展,首先要有人才。我們社區當前有25家市場主體,吸引了20多名大學生加盟創業,這是才存共享農莊最大的優勢所在。”
記者走進才存共享農莊看到,富有瓊派特色的民居古色古香,一棵棵高大粗壯的古樹蔚為壯觀。池塘兩岸,休閑長廊干凈整潔,圖書館、咖啡廳、餐廳、民宿、文化室、青年創業協會辦公室等一應俱全,村民們在榕樹下聊天,仿佛置身于一個城市公園。
當天下午,徐取俊把公司骨干叫到一塊,商量最近主要工作。公司副經理馮寶率先打開話匣子:“隨著防疫政策調整,農莊的接待肯定會大幅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要加緊。”
馮寶是海南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生,被徐取俊的創業經歷所感召,與妻子一道雙雙加盟才存共享農莊。馮寶說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村里正在施工的田間道路、路燈安裝和民宿建設等。作為與村民生活區高度融合的共享農莊,才存共享農莊將企業建設與村莊建設同步推進。
“我們是村在農莊中、農莊在村中,村莊建得越漂亮,我們的企業發展就越有后勁。”對徐取俊而言,立足家鄉,建設家鄉,就是他和伙伴們所要從事的工作。“我們去年投入近10萬元修復了800米生產道路,方便32戶村民生產運輸,春節前再加裝20盞路燈,讓道路更明亮,截至目前,我們已裝好近200盞路燈,要讓村莊各個角落都燈火通明。”村里的20多畝水塘是農莊承包經營的,每年正月農莊都會邀請全村村民免費抓魚。
對于徐取俊這樣的年輕人,才存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多群感慨良多:“過去窮困潦倒,一沒產業二沒人才。這些大學生給才存帶來了新變化、新氣象,村莊發展也走上了快車道!”
放眼海南大地,自貿港建設大潮中,遼闊的廣大農村地區,有一大批胸懷夢想、腳踏實地的“新農人”正奮進開拓,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建功立業、追夢圓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