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春運上半程的繁忙,主要反映了對家的向往和對年的感恩,春運下半程則可能比前半程更加忙碌緊張,更具有流動的節奏。游子們會以更快的速度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一些此前被疫情“封”在居民小區、街鄉村鎮的人們,也將加快奔赴四面八方,去尋找新的工作,開啟新的生活。春運后半程中,流動的中國將加快節奏,帶著濃濃年味的中國人,會把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帶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1月26日(農歷正月初五,春運第20天,春運返程第1天),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4356.4萬人次,環比增長23.4%,比2022年同期增長85.9%。此前據有關部門研判預測,2023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99.5%,將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
春運是實現萬家團圓的幸福旅程,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的一扇窗口。今年春運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第一個春運,格外受人關注。客流量大幅回升的背后,初步顯示了中國更大的發展潛力、更強的消費動力和更足的經濟活力。
在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以來的首個春節假期,消費加速回暖,物流高效暢通,透過今年春運的點點滴滴,世界看到了一個流動的中國,一個生機勃勃、信心滿滿的中國。
節日出行釋放消費動力。春節“返鄉潮”疊加“旅游熱”,使得兔年春節旅游、消費市場更為火熱。人間團圓與煙火氣回來了,市場呈現更多盎然的暖意和信心。日前阿里巴巴發布《2023年春節“暖”消費報告》顯示,兔年春節線上線下需求提振,旅游影業消費回暖,地方特色消費升溫。春節期間,飛豬民宿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60%,云南度假商品成交額增長超14倍,海南度假商品訂單量同比增長24%,赴港機票預訂人次同比增長超22倍。
春運物流折射經濟活力。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各地“年貨節”購物活動帶動,物流行業景氣度正在快速恢復。為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各地區各部門打出保通保暢的組合拳,按下物流復蘇“快進鍵”,推動行業逐漸恢復向好。
春運期間,鐵路部門發揮“高鐵+生鮮”優勢,中鐵快運、車站、列車等環節通力合作,全力保障物流運輸通暢。國家郵政局督促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持續提供郵政普遍服務,指導主要快遞企業做好春節假期服務保障工作。1月26日當天,全國郵政快遞攬收量約0.84億件,環比增長37.7%;投遞量約0.57億件,環比增長18.8%。
購物消費展現社會生氣。春運期間,無論是就地過年、回老家過年還是旅游過年,無論是線上網購消費還是線下實體店消費,無論是購買商品還是購買服務,購物消費都是最能直接反映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因素。
日前京東發布《2023春節假期消費趨勢》顯示,春節期間購物品類更加多元,手機通訊、家用電器和醫療保健的成交額占比大幅提升;服務消費升級更明顯,春節期間生活服務成交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02%;“兔”年主題珠寶首飾銷量同比增長超10倍,禮盒類商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超50%;“即時消費”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主流選擇,京東小時購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超90%。
目前,今年春運已過去一半。如果說春運上半程的繁忙,主要反映了對家的向往和對年的感恩,春運下半程則可能比前半程更加忙碌緊張,更具有流動的節奏。游子們會以更快的速度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一些此前被疫情“封”在居民小區、街鄉村鎮的人們,也將加快奔赴四面八方,去尋找新的工作,開啟新的生活。春運后半程中,流動的中國將加快節奏,各種消費活動特別是購物消費將隨著經濟恢復而持續增長,帶著濃濃年味的中國人,會把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帶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熱潮涌動的旅游市場,熱火朝天的假日經濟,是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人民幸福滿懷的生動詮釋。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一個“動”起來的活力中國,必將更好激發蘊藏于億萬人民的潛能。讓我們堅定信心、抖擻精神,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整裝再出發,奮進新征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