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蘭區演中村咸水鴨年出欄量約10萬只
養好“致富鴨”走好“振興路”
位于美蘭區演豐鎮演中村的咸水鴨養殖基地,村民王和強正喂食鴨子。 記者 楊忠凱 攝
日前,美蘭區演豐鎮演中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陳積豐騎著電動車來到村民王和強的咸水鴨養殖場,為他帶來剛收到的好消息。
“阿強,明天有客戶要10只鴨子。”“好的,沒問題,我明天早上加工好了就寄過去。”王和強正捧著一大袋玉米制成的飼料喂鴨子,得知有新的訂單,他黝黑的臉上綻放出了笑容。在他的周圍,成千上萬只鴨子的“嘎嘎”叫聲此起彼伏。它們有的正成群結隊地啄食飼料,有的聚到池塘邊喝水,整個養殖場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
看著王和強熟練地喂飼料、打理鴨舍,陳積豐打趣地說道:“你和咸水鴨打了十幾年交道,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算是咱們村里的半個養鴨‘專家’了。”
“‘專家’不敢當,但養殖咸水鴨確實給我帶來了不少收益。從最初的幾百只鴨子到現在的近萬只,我的收入增加了,蓋了新房子,我們一家人的生活也越過越好了。”王和強指著距離養殖場不遠處的一幢三層小樓房說,他們一家七口人原本住在一間小小的瓦房里,隨著咸水鴨養殖規模越擴越大,他在2019年建起了這幢占地100多平方米的三層小樓房,讓一家人真正享受到了咸水鴨養殖帶來的紅利。
在演中村,像王和強一樣的咸水鴨養殖大戶有5戶,依靠村莊靠海的優勢,養殖戶使用海水養殖法,鴨子的自由活動空間更大,以玉米、雜糧飼養,鴨子的肉質更結實、纖維更細膩,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食客的青睞。
“近年來,我們因地制宜整合荒棄閑田和蝦塘,指導村民進行咸水鴨養殖,這一只只小鴨子,已經成了我們全村的大產業。”陳積豐介紹,目前演中村咸水鴨年出欄量約10萬只,年銷售額約900萬元,是演豐咸水鴨的主要養殖基地之一。未來將謀劃建設高標準環保型咸水鴨養殖基地,實現咸水鴨規模化、產業化養殖,并通過袋裝密封進超市等方式探索深加工之路,助力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