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節假期收官,多地發布開工“號令”或部署一批重點項目,力保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加快經濟復蘇步伐。專家認為,重點項目屬于政府投資,一來可以在短時間內為相關企業帶來訂單和收益,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二來通過重大工程項目迅速開工建設,可以彰顯我國經濟的韌性,表明今年經濟恢復發展的決心,給市場吃一顆定心丸,提振經濟社會發展信心。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確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目標后的第一年,各地先后設定了今年經濟發展目標(GDP增長5%左右),國家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的戰略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擴大投資。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各地紛紛部署一批重點項目投資,既是為了實現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也旨在以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和擴大內需,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以武漢為例,按照2023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2023年實施“項目投資攻堅年”行動,要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更好發揮投資“壓艙石”作用。1月31日,武漢市舉行2023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先進制造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等共計305個項目參加集中開工,總投資3020億元。此前,武漢市發布了2023年全市1154個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清單,分為竣工、續建、新開工、前期、策劃等五大類,總投資4.5萬億元,年度投資4600億元以上。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高質量投資,一直是各地穩增長的關鍵抓手之一。武漢市2023年重大項目清單有三個鮮明的亮點:一是有利于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壓艙石”作用,特別是發揮項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項目類型涵蓋工業、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社會民生及其他產業,撐起了全市有效投資的一片藍天,其中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等項目數量明顯增加,占比和地位越來越突出,使總體上項目結構不斷優化。
其二,重大項目投資韌性不斷增強。正如重大項目是經濟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重大項目投資韌性也是經濟韌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從中不難感知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的經濟發展潛力和增長活力。從武漢市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可以看出,投資者對武漢市場的信心持續增強,產業投資展現出強勁韌性。項目功能上突出傳統基礎設施補短板和新基建擴容,一批關鍵性、節點性重大城市功能項目和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建設,說明高質量投資正在成為武漢鞏固經濟向好趨勢的重要動力。
其三,武漢市今年同時開展“項目投資攻堅年”行動和“城市更新年”行動,后者也將帶動一批重大項目投資建設。此外,武漢決定開展一季度經濟運行“十大行動”,第一個即為“重大項目攻堅行動”,其他包括“產業招商提效行動”“消費市場提振行動”“市場主體壯大行動”“金融服務助力行動”等。
由此可見,2023年武漢市重大項目投資不是“單兵作戰”,而是深刻融入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中,前景值得寄予積極期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