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為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作用。4.2萬多億元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累計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2.46萬億元,超過2021年全年辦理留抵退稅規模的3.8倍;二是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超8000億元,新增降費超2000億元;三是辦理緩稅緩費超7500億元。
盡管面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特別是新冠疫情在全年大多數時候干擾經濟增長,但2022年我國GDP仍突破12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這其中,超4.2萬億元稅費“紅包”惠及市場主體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這一舉措大大降低了市場主體稅費負擔,助其渡過難關,使其輕裝上陣,既為穩住2022年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作用,也為今年乃至未來經濟增長夯實基礎,做出了積極貢獻。
“超4.2萬億元”并非簡單的數字,而是以“真金白銀”的形式幫助市場主體。據國家稅務總局對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調查顯示,2022年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其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分別下降15.4%和14.2%,負擔顯著減輕。這是“看得見的減負”,受惠者的感受最真實。盡管大力度發放稅費“紅包”會影響當年財政收入,但從中央到各地仍以最大力度實施相關稅費政策。
為了讓超4.2萬億元稅費“紅包”落地見效,有關部門第一時間發布政策及配套解讀,便于市場主體及時了解、準確理解相關稅費政策。為推動留抵退稅款應退盡退,建立符合條件納稅人清冊,提前摸清退稅底數,逐戶幫助納稅人算清退稅金額……在一些地方,為了不讓企業錯過每一個稅收優惠“紅包”,每次新的稅費政策一出臺,稅務部門就通過打電話推送等方式,第一時間講解政策優惠的內容以及辦理流程。
可以說,從政策制定到政策實施,均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那么,超4.2萬億元稅費“紅包”惠及市場主體后,具體發揮了哪些積極效應呢?據國家稅務總局解讀,除了有效緩解了企業經營壓力外,還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助力了制造業平穩運行,促進了新動能加速成長,可謂是一舉多得。實際上,除此之外,如果深入分析就會發現,超4.2萬億元稅費“紅包”無論對市場主體還是對經濟社會而言,都帶來了更多深意。
對于市場主體而言,不僅僅是減輕稅費負擔,還從中感受到政府的積極作為、知冷知熱,有了更多發展信心,與稅務等部門的關系也更融洽。不排除部分市場主體從稅費政策受益后,不僅做到依法納稅繳費,而且還會被帶動著使整個經營過程逐步走向規范化。對稅務等部門而言,制定、落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政策,既拉近與市場主體的距離,也拓寬了服務范圍,提升了形象。
由于各類市場主體是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當超4.2萬億元稅費“紅包”惠及市場主體,對就業就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繼而對社會穩定、居民收入增長等方面也會做出積極貢獻。過去每逢減稅降費政策出臺,大家的共識是“放水養魚”。而在4.2萬多億元中,新增減稅降費只占一部分,還有留抵退稅、緩稅緩費,即減輕稅費負擔明顯擴圍,進一步放大了“放水養魚”的效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