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石泉村的上黨鼓書、鑼鼓秧歌、燈會等每天都吸引近萬名游客。李紅衛 攝
(新春走基層)山西長治“葫蘆村”:鄉村旅游“寶葫蘆”促振興
中新網長治2月5日電 題:山西長治“葫蘆村”:鄉村旅游“寶葫蘆”促振興
中新網記者 李庭耀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豐宜鎮石泉村因種植葫蘆被譽為“葫蘆村”。圍繞小葫蘆,這個位于太行老區的普通農村搞起了鄉村旅游。春節期間,上黨鼓書、鑼鼓秧歌、燈會等活動每天都吸引近萬名游客。
石泉村因石泉水庫而得名。2015年,返鄉致富帶頭人彭連根響應豐宜鎮招商引資號召,看中了這片水域。翻閱地圖時,他覺得石泉水庫看起來像個葫蘆,于是想把這份寓意變為現實。彭連根邀請農業種植專家實地考察,經過多項指標評測,發現石泉村適宜種植葫蘆。
篝火吸引游客圍觀。李紅衛 攝
之后,彭連根流轉1000多畝土地打造葫蘆種植基地和葫蘆農莊。世代種植玉米的石泉村第一次種上了葫蘆。
“葫蘆不做任何加工,每畝就可實現產值1.5萬元。2017年,我們種植的120畝葫蘆實現產值180多萬元。”彭連根介紹,經過手工藝人的加工制作,葫蘆的附加值將增加10倍到20倍。
各種民俗輪番上演。李紅衛 攝
從食材葫蘆到藝術葫蘆,石泉村不斷延伸葫蘆產業鏈條。2017年,受父親影響,彭連根的兒子彭棟立在大學畢業后也回到石泉村,成為一名“興農人”。
彭棟立告訴記者,2018年春節期間,石泉村舉辦葫蘆燈展,吸引13萬人參觀,2019年春節期間看燈展的人數達到15萬。
從葫蘆種植、加工,到鄉村旅游,石泉村的葫蘆產業年產值達到數千萬元。葫蘆農莊已帶動300余人就業增收,即使不直接參與葫蘆種植的村民也能嘗到甜頭。石泉村村民郄建業通過銷售村里的小米、葫蘆工藝品,以及在葫蘆農莊兼職打工,年收入超過10萬元。
石泉村游人如織。李紅衛 攝
石泉村黨支部書記郗旭紅告訴記者,該村有252戶779人,葫蘆產業成為村民增收的主要動力,接下來還將帶動村里民宿的發展。
“2022年初,我們建成了嬉雪場。今年春節前兩個月,就開始策劃以葫蘆文化為主題的行浸式燈會。”彭棟立告訴記者,白天,整個景區熱鬧非凡,嬉雪場上歡聲笑語,各種民俗輪番上演;夜幕降臨,花燈綻放,葫蘆燈、各色彩燈吸引游人駐足。
彭棟立介紹,下一步,石泉村葫蘆農莊將以農業發展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田園風光與城市文明相結合、企業帶動與農戶生產相結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