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串聯優質旅游資源,打造最美騎行綠道
健康騎行 放飛心情
落日余暉、椰風習習。2月18日傍晚時分,海口灣至海甸溪南北兩岸的濱海濱江騎行道上,市民林貴松和兩個朋友騎著自行車穿行其中,不時停下看看風景、拍拍照片。
在林貴松看來,單車上揮汗如雨、有氧健身,說走就走、說停就停,這不失為一種健康的運動方式。
從十公里的新手路線到百公里的達人路線,騎行愛好者在飛馳的車輪上探索著城市的廣度,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生活的寬度,這為當下海口文旅體拓展了新空間。
騎行豐富居民生活
在海口潭豐洋濕地公園,騎行愛好者一路飛馳,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 記者 石中華 攝
過去,自行車只是一種代步工具。如今,騎行是一種生活潮流。
今年65歲的符策簡有20多年騎行經驗。他向記者介紹,與川藏線的神奇、環青海湖的優美相比,海口騎行優勢在于環境氣候宜人、難度適中、路況良好,這使海口成為國內騎行熱門地之一。
剛開始,符策簡只是在上下班騎行,后來,他會周末約小伙伴一起,除了可以鍛煉身體、挑戰自我外,在他看來騎行已成了一種新型的社交方式。
“2005至2018年間,我先后5次參與環島騎行,一天騎行120公里左右。騎行過程中,我不但收獲了快樂,還結識了不少朋友。”符策簡說,騎行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推薦的休閑騎行路線,是從騎樓出發,沿著鐘樓,再路過世紀大橋、云洞圖書館,最后到達萬綠園。”在騎行愛好者謝斌心中,吹著小風、聞著花香,“家門口的騎行路線”是他一直向往的“詩和遠方”。
在謝斌看來,相較“走馬觀花”式的景點打卡,通過自由騎行,穿過海口濕地公園、瓊州大橋等路線,不僅讓人放松,更能感受到海口的“煙火氣”。
作為國內騎行熱門地之一,海口自行車銷售情況如何?記者日前來到了捷安特海口解放西專賣店,在該店騎行產品銷售區,數十款不同類型的自行車在貨架展臺上整齊擺放,價格從1000元到20000元不等。同時,騎行服、手套、頭盔、水壺支架等配套產品以及車鎖、夜燈、貨架、雨衣、頭巾等產品應有盡有。
說起小店生意,店員李燕麗介紹,近兩年銷量一直不錯,今年更為可觀。“春節期間,一天能賣出6輛。”李燕麗告訴記者,尤其是3000多元的新款入門自行車最為暢銷。與記者交談的不到半小時時間內,已有兩位騎行愛好者戴著護目鏡穿著騎行服將“坐騎”交給專業人員做保養。
騎行市場前景可期
在海口世紀海角商業街前,幾個孩子正在騎行道上騎行。 記者 康登淋 攝
在李燕麗看來,隨著“騎行熱”的興起,很多人買車不再是為了通勤,而是出于健身需求和運動需要。同時,海口濃厚的騎行氛圍也帶熱了自行車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騎行運動為什么受到如此青睞?在海口市自行車運動協會相關負責人嚴春江看來,“騎行熱”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運動本身的魅力之外,還包括社會經濟水平穩步提升、公眾健康意識逐漸提高等因素。
“如今,很多騎友喜歡組局出游,一路上,大家不僅會欣賞沿途的風景,還會品嘗特色美食。”嚴春江說,騎行帶動的不再是單一的自行車行業經濟,更帶動了旅游、餐飲、民宿等行業的發展。
“春節期間,不少外省資深騎行愛好者紛紛來海口探路,他們看好海口的道路及環境。”在嚴春江看來,近年來,海口騎行受眾對象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單一的男性同胞,女性同胞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未來,海口可以大力宣傳推廣自行車賽事,為增加海口知名度和影響力作出一定貢獻。
嚴春江認為,共享單車的設計理念是為出行者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從它的構造來說,并不適合長時間的騎行。騎共享單車不僅起不到鍛煉的作用,還可能引起肌肉酸痛等不適。她建議,超過30分鐘的騎行最好選擇專業自行車。對入門級“菜鳥”來說,建議每天騎行2小時(30公里),每周2-3次;對車迷發燒友來說,建議每天騎行3-4小時,每周1次(100公里以上)。
“騎行+”產品層出不窮
市民在海口萬綠園內一邊騎行,一邊欣賞美景。 記者 康登淋 攝
從“三大件”之一,到大眾出行的代步工具,再到成為綠色生活新風尚,無論自行車與人的關系如何變化,騎行帶給人們的樂趣始終如一。
近年來,海口充分利用資源,舉辦豐富的騎行活動,推出面向新手、高手、親子等不同人群的騎行路線,騎行與相關產品日趨融合,“房車+騎行”“騎行+露營”“騎行+鄉村游”“騎行+美食游”等“騎行+”產品層出不窮。
過去房車和騎行分屬兩個不同圈子,一個是健身領域,另一個是戶外休閑領域。自行車房車的出現,卻將兩者有機結合,打造出另一番獨特的戶外景觀。
今年春節期間,來海南旅行的陸博研說,開著房車去與眾不同的地方感覺很美妙。尤其是騎行單車,可以看更多的小眾風景。
海口火山自行車節吸引著數千名騎友不遠千里前來參與,在這里,大家不僅能以騎會友,還能感受海口火山自行車賽道的美妙。“火山口附近的騎行道真是太棒了,這里人少景美,道路平整干凈。”騎友張能法說,在騎行慢游過程中,市民游客可以深入海口美麗鄉村,了解當地的美景、民俗、自然與文化,觸摸古風古韻,體驗鄉野風情。
在這過程中,海口可通過農產品展銷、農家菜品嘗等互動形式,不僅能讓騎行愛好者購買到價格便宜的綠色健康農產品,還能讓當地村民增加收入。
目前,海口推出的眾多騎行線路,以海景、鄉村、生態、美食為元素,串聯海口優質的旅游資源,匯聚五湖四海的美味佳肴,讓騎行者在感受美景、健康出行的同時,能夠大快朵頤。
二月椰城,微風正好,綠意盎然。隨著氣候不斷轉暖,海口不少“騎行族”正謀劃著到近郊去騎行踏青、露營放松。
在很多體驗過騎行和露營的人看來,騎行、露營都是都市人暫時逃離單調生活的一種嘗試,在平淡生活中找到能夠平衡生活重心的一種智慧。都市人的疲憊大多不是身體上的,而是心理上的,需要短暫逃離一下,換一種環境,而騎行和露營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這個時節氣溫合適,接下來會安排一次江東新區的鄉村騎行露營之行。”騎友王曉光說,“我認為自駕、騎行、露營會越來越成熟,并逐漸成為市民度假休閑的日常生活方式。”
綠道經濟散發光熱
在海口濱海大道,一群騎友正在海邊休閑騎行。 記者 楊忠凱 攝
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海南島騎行接力挑戰賽等大型賽事的舉辦,帶動了海口騎行熱潮,也帶動了體育旅游新業態的發展。
近些年,海口著力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使得騎行旅游熱度快速提升。萬綠園、世紀公園、世紀大橋、云洞圖書館、鐘樓、騎樓老街等串珠成鏈,形成一個風光秀麗、元素豐富的公共開放空間。
大家在騎行中既能欣賞到沿途美景,還能品嘗當地特色美食。騎友王燕說,騎行在海口綠道上,更能體會海口旅游資源的魅力,讓大家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海口氣候宜人、路況良好、難度適中,適合騎行運動。特別是冬季,海口就成了國內騎行熱門勝地。海南師范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副研究員馮國平認為,除了辦好環島賽外,還應在專業組之外增加業余組,吸引全國業余騎手參加。同時,吸引騎行賽事公司及俱樂部來海口創辦特色賽事和訓練基地,擴大海口作為騎行勝地的知名度。
海口綠色騎游已成為一個常態化的旅游產品。海口市旅文局相關負責人說,未來還將陸續推出更多具有特色化、趣味化、創意化的騎游路線,不斷完善升級活動內容,創造體育+旅游+休閑養生+文化活動于一體的新型活動形式,并充分利用海口城市和美麗鄉村騎行綠道資源,組織市民群眾、青少年及騎行愛好者暢游綠道,打造全民休閑健身綠道旅游經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