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寨港保護區鳥類物種增至229種
去年新增10種,其中2種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近日,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2年度鳥類調查報告出爐。報告顯示,東寨港保護區2022年共監測到10種鳥類新紀錄,至此,保護區鳥類物種數增至229種。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塔市保護站,成群的白鷺在此棲息。記者 石中華 攝
根據報告,東寨港保護區去年新增的10種鳥類新紀錄為綠頭鴨、鳳頭蜂鷹、鵲鷂、蟻、小灰山椒鳥、灰山椒鳥、灰卷尾、煙腹毛腳燕、黃眉姬鹟、栗耳鹀。其中鳳頭蜂鷹、鵲鷂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東寨港保護區具有大面積保護完好的紅樹林、灘涂、淺水海域及沼澤濕地,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是海口市乃至海南省鳥類物種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區域。”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工程師馮爾輝介紹,目前,東寨港保護區鳥類占海口市鳥類物種數的76.33%,占海南島鳥類物種數的50.55%。
近年來,東寨港保護區通過退塘還林、灘涂造林、災后修復等方式持續不斷開展紅樹林保護和修復工作,紅樹林面積不斷增加,生態環境持續變好,珍稀瀕危鳥類紛紛“落戶”保護區。
在東寨港保護區記錄到的229種鳥類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黑嘴鷗、黑臉琵鷺、黃嘴白鷺、黃胸鹀;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9種、海南省省級重點保護鳥類91種。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極危物種1種:黃胸鹀;瀕危物種3種:大杓鷸、大濱鷸、黑臉琵鷺;易危物種2種:黑嘴鷗、黃嘴白鷺;近危物種11種:羅紋鴨、鳳頭麥雞、距翅麥雞、半蹼鷸、黑尾塍鷸、斑尾塍鷸、白腰杓鷸、灰尾漂鷸、紅腹濱鷸、紅頸濱鷸、彎嘴濱鷸。
據悉,東寨港保護區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是東寨港國際重要濕地的主要組成部分。歷年的海南越冬水鳥調查結果顯示,東寨港保護區越冬水鳥種類及數量在海南沿海主要越冬水鳥棲息地中位居前列。“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物種,也是熱帶、亞熱帶濕地的生物指示物種。近3年保護區持續記錄到黑臉琵鷺越冬,這意味著保護區是海南島最重要的越冬水鳥棲息地之一。”馮爾輝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