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資源稟賦
優化產業結構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既是鄉村建設的“塑形”工程,又是鄉村治理的“鑄魂”行動,還是鄉村振興的“壯體”項目。
3月3日,瓊山區紅旗鎮本立村開展垃圾分類游戲,引導村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俊其 攝
“瓊山區將抓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增收。”瓊山區委書記陳昊旻介紹,該區將積極申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推進譚仙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搭建鄉村振興投資平臺,推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規模擴大。全力推進熱帶花卉交易市場二期落地,輻射帶動云美十里花卉長廊,鏈動金棕櫚熱帶優異果蔬種質資源基地,建成一批熱帶水果和花卉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
瓊山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產業小鎮,繼續塑造“三門坡荔枝”“大坡胡椒”“舊州瓜菜”“云龍淮山”品牌,打出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組合拳,不斷開拓市場。利用南渡江美景、三十六曲溪等濕地公園,以及紅色文化資源,引進龍頭企業,大力推廣“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鄉村民宿等特色產業,提高農民收入。
抓機制建設,促進鄉風文明。瓊山區將設立“黨建聯盟”,探索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黨建結對新模式。成立黨員服務隊,由黨員帶頭,指導村民凈化美化村容村貌、發展農業生產。探索鄉村管家機制,由村保潔員擔任鄉村管家,采取“1崗+N”的服務模式,拓展服務職能,提升為民服務效能。打造“村委會議事堂”平臺,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治理的主體、鄉村振興的受益者。
廣大農村蘊藏著勃勃生機,孕育著無限希望。如何讓“蘊藏”的鄉村活力和動力充分迸發?
“美蘭區將突出規劃帶動引領,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美蘭區委書記朱軍表示,該區將實施北港漁村鄉村振興項目,打造可持續經營、具備自我造血能力的鄉村振興“北港模式”;謀劃推進演海村波德特色小鎮建設,探索“休閑漁業+生態旅游”新模式,建成一批帶動引領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發展的典型示范。此外,發展壯大鎮域經濟,推進大致坡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等建設,形成產業鏈式集群發展。大力實施“一鎮一品、一村一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助力村集體結合自身優勢發展主導產業。加快落實“品牌強農”戰略,培育和推廣一批特色農業品牌,將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推動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美蘭區將在推進鄉村治理上尋突破。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和“七個倡導”引導作用,塑造鄉村文明新風尚。創建基層治理示范點,擴大積分制、清單制治理運用覆蓋面,不斷推動鄉村治理效能提升,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桂林洋開發區將立足資源優勢,推進產業多元融合發展。”桂林洋開發區工委書記林道堅表示,將采取“村集體+企業+村民”的合作模式推進美倫村民宿建設項目,以村集體資金投資、村代表按比入股成立平臺公司,充分利用閑置民宅建設民宿及配套設施,由入駐企業統一規劃打造運營,依托高校區及高山村等美麗鄉村群落優勢,實現整片強建、抱團發展。此外,導入“文化+”產業,推動北京電影學院影視美倫村學院培訓基地項目的落地,實現村民股金、租金、薪金“三收益”;利用振下村廢棄學校引入企業投資打造自然教育圖書館,助力鄉村建設;打造創島美麗鄉村建設與高校經濟融合的示范點。
桂林洋開發區將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鄉風文明建設,提高村民參與村莊建設與治理的主動性,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注入內生動力。同時,將全區鄉村道路擴建改造項目和道路橋梁排查維修作為今年“為民辦實事”重要內容全覆蓋。
沐浴在明媚陽光中,青山綠水掩映,大家堅定信心,將以更加昂揚的狀態、更加務實的舉措,奮力繪就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