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科克榮,現場村民介紹起自己作品時均充滿自信。“自信和成就感是袁潔老師給予的。”村民顏春雨邊熟練編織雙魚紋“水桶包”邊搭話。據悉,袁潔是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山草編”傳承人,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山人,她希望帶著濃濃東山印記的技藝能在創新中傳承下去,不僅編寫了《海南草編技藝大全》,還致力于草編技藝傳承,通過家庭、學校、社會三條線,幾乎每個周末舉辦一場公益課,傾囊相授草編技藝。
如何將傳統手藝傳承創新,是袁潔一直思索的問題,“去年我與山頭仔村返鄉創業青年鄧論麒交流后,發現彼此理念不謀而合,都想把東山草編發揚光大,帶領村民致富,于是便成立了‘東藜禾豐草編工坊’,投入資金完善工坊設施,開展培訓班,讓村民免費學習制作草編工藝品。”
東山鎮東藜禾豐草編工坊展示的精美草編包
東山鎮東藜禾豐草編工坊多彩的草編收納籃。
東藜禾豐草編工坊創始人袁潔介紹草編產品。
如今,一件件草編作品經過村民的指尖成型,在指尖舞動中,村民用老手藝編織出幸福新生活。
“草編產品廣泛應用于旅游紀念品、裝飾品等,是百姓致富的好門路之一。經過系統的培訓,村民們練就了技能‘真功夫’。”東藜禾豐草編工坊聯合創始人鄧論麒介紹,下一步計劃打造燈芯草種植基地,通過培育燈芯草良種等方式,搭建起草編作品產銷鏈條,創新開發更多草編作品,為村民提供一條家門口的致富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