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海口鮮明的城市氣質。近年來,海口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自主創新步履鏗鏘。截至去年底,海口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約占全省65%;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占全省75%和56%;獲批省級院士創新平臺94家、占全省71%,省級科研平臺超100家,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發動機”作用進一步凸顯。
鳥瞰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科技企業聚集。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康登淋 攝
建高能級平臺
攻克核心技術難題
3月6日下午,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獅子嶺工業園的海南賽諾實業有限公司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對不同材料和工藝生產的香煙薄膜的厚度、光澤度、熱封強度、摩擦系數等指標進行檢測,努力從中找到最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據介紹,賽諾實業實驗室通過與四川大學、海南大學等高校合作,實現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成功攻克,先后研發出香煙保潤包裝、結構色防偽接裝紙、耐磨煙膜和煙用生物降解BOPLA薄膜等新產品,填補國內煙用降解包裝薄膜空白,成長為國內排名前三的香煙薄膜生產企業。
如今在海口,許多企業與賽諾實業一樣,通過自身實驗室的持續努力及與相關方面合作,成功攻克核心技術難題,成長為省內乃至全國性行業翹楚,遍布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等領域。這背后,離不開海口相關職能部門對高能級創新平臺的著力打造。
針對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研發人才相對欠缺等情況,市科工信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制定著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型平臺發展策略。通過整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優質創新資源,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技術創新合力,幫助企業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推動企業發展壯大。
位于海口綜保區的金盤科技數字化工廠內,工作人員調試設備。海口日報融媒體記者 孫士杰 攝
市科工信局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目前,全市擁有科技創新平臺225家,其中國家級平臺7家、部校聯建平臺11家、省級平臺134家。此外,海口著力打造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海口國家高新區建設的海南鑫開源、海醫安評中心、海南大學新藥篩選等平臺,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
市科工信局創新發展與農村科技科科長周建林表示,“這些創新平臺,尤其高能級創新平臺的建成投用,帶動了海口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推動了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促成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轉移轉化,是海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的重要載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