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通過開展公益性骨灰海葬活動,倡導文明祭祀
綠色祭掃寄哀思 文明新風潤人心
四月四日,省公安廳海岸警察總隊第一支隊聯合海口景山學校海甸分校開展“清明寄哀思,海祭懷先烈”海上祭奠英烈活動。記者 袁琛 攝
“母親生前非常贊同環保的海葬,我們希望幫老人完成遺愿。”3月底,在海口居住的楊女士前往海口市殯儀館,報名辦理登記手續,計劃今年4月中旬參加2023年海口市公益性骨灰海葬活動,將母親的骨灰撒向廣袤無垠的大海。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我省各市縣紛紛推廣公益性骨灰海葬活動、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代祭代掃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引導群眾轉變觀念,緬懷先人。
海葬方式漸被人們接受
送逝者回歸自然,將思念寄于大海。去年11月22日,海口市舉辦首屆公益性骨灰海葬活動,伴隨著芬芳的鮮花和親人的祈福,25位逝者的骨灰撒向大海,“魂歸自然”。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志愿者及來自25戶家庭的逝者家屬代表向逝者致敬并獻花,隨后一同前往指定海域,為逝者進行骨灰海葬。逝者家屬將裝有親人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緩緩沉入大海,與逝者告別。“很感謝政府舉辦這次活動,讓我們能夠完成父親的遺愿,我們想父親時就可以到海邊寄托思念。”市民周先生表示。
“海葬活動這種文明、節儉、環保的殯葬方式逐漸為更多市民所接受,海葬也將逐漸常態化。”海口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不久前發布開展2023年海口市公益性骨灰海葬活動公告后,已有60余名逝者家屬報名,這反映了海葬作為一種新的喪葬形式,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和認可。海口市民政局計劃今年分兩次舉辦公益性骨灰海葬活動。
海南日報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我省今年將進一步擴大骨灰海葬活動的范圍,推動三亞市積極開展骨灰海葬活動,形成海口、三亞南北兩極海葬活動覆蓋圈,輻射周邊地區,引導帶動更多逝者家屬積極參與海葬活動,從而更好地推廣節地生態安葬模式,促進殯葬改革向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在海口市顏春嶺安樂園內,記者看到,園內設置有壁葬區、花壇葬區、樹葬區和草坪葬區。安樂園經理秦先生告訴記者, 安樂園根據節地生態葬理念,設置綠色殯葬區域,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綠化覆蓋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