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開展2023年殯葬改革宣傳月活動
鮮花祭“故人” 低碳寄深情
時值一年春草綠,又逢清明祭掃時。為樹立文明殯葬風尚,倡導文明、低碳、綠色、安全的祭掃方式,連日來,海口開展2023年殯葬改革宣傳月活動,走進社區、鄉鎮及各公墓,圍繞“綠色殯葬、移風易俗”主題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宣傳,獲得市民群眾的積極響應,綠色文明祭掃在海口蔚然成風。
多舉措弘揚殯葬新風
“倡導殯葬文明新風,維護文明城市形象”“推行綠色殯葬,倡導文明祭掃”……近日,顏春嶺安樂園內的樹木間、墻體上懸掛著一條條綠色的橫幅,廣播中播放著文明祭掃倡議相關內容,現場開展的“鮮花換紙箔”服務,引導祭掃群眾采用鮮花祭掃等綠色低碳的方式向故去的親朋寄予哀思。
“從3月下旬起,我們在顏春嶺公墓、富山公墓、吉蔭賢公墓、浮陵水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懸掛宣傳條幅、張貼宣傳海報,圍繞綠色殯葬、文明祭掃理念開展宣傳。”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走進社區、鄉鎮開展現場宣傳,普及我市惠民殯葬補貼政策,倡導摒棄喪葬舊俗陋習,樹立綠色殯葬新理念,踐行移風易俗新風尚。
日前,在龍華區龍橋鎮三角園村、瓊山區龍塘鎮舉辦的兩場殯葬改革“綠色殯葬,移風易俗”講座吸引了眾多居民的關注。此外,宣傳車開在農貿市場及商超門口、各交通要道等人流密集處,通過播放殯葬改革宣傳視頻及宣傳標語,提高市民群眾對殯葬改革相關政策法規知識的知曉度。
綠色祭掃理念入人心
隨著文明祭掃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如今,許多市民自覺改用獻花、植樹等方式追憶先人,為清明注入更多文明理念。今年,我市還開通了網上祭祀平臺,提供創建網上紀念館、送電子花束、祈福留言等服務,方便群眾通過網絡進行文明低碳祭掃,實現“讓思念在云端相會”。
“往年清明節,我們會帶上香燭紙錢來掃墓,考慮到不環保、有安全隱患,近幾年就改為鮮花了。”日前,在海口富山墓園,市民劉賢琦和家人將兩束提前準備好的鮮花放在了先人的墓碑前。“祭掃在心不在形,用鮮花祭掃一樣能表達我們的思念,還更加環保、安全。”劉賢琦說。
進入海口市網上祭祀網絡平臺,點擊“建館”后掃碼登錄,選擇逝者所在公墓,填寫逝者信息……經過簡單的操作,市民盧雪在網上祭祀平臺為已故祖父創建了逝者網上紀念館,并送上了一束精美的電子花束。“長期在外地工作,抽不出時間回去掃墓,還好有網上祭祀平臺,能讓我通過這樣的方式寄托思念之情,彌補心中的遺憾。”盧雪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