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
4月3日,海口以市場機制改革、對外開放提升等2個方面的創新亮點入選央視“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數據還顯示,2022年海口新增經營主體超78萬戶、增長169.7%,占全省81%。
兩則消息正好印證,營商環境好了,帶來的是更充足的投資經營活力,更蓬勃的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海口高標準、嚴要求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全力做好助企紓困,努力讓經營主體活力迸發,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營商環境好了,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產業發展蒸蒸日上。記者 康登淋 攝
成色足 企業獲得感增強
減少制度交易成本,是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一道必答題,同時也讓經營主體“獲得感”成色更足。
“現場一次就給我們辦好了,全程用時僅需5分鐘。”近日,拿到批復文件的海南和峰電力安裝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堅介紹,海口市推出的城市道路占用、挖掘“告知承諾+秒批”服務,讓審批時限從原來的4個工作日縮短到幾分鐘,大大提高了水、電、氣網聯動報裝服務質量和效率。
在江東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自助服務區,工作人員幫助企業負責人完成網上注冊。 記者 蘇弼坤 攝
“過高的門檻和程序、過多的管制和收費等制度性交易成本,必然會影響經營主體的創新創業活力。”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為抓手,著力推進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目前,全市2811項政務服務事項已推行“信用等級審批制”服務模式,實現市、區、鎮(街)、村(居)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全覆蓋。
行政審批效率的提升讓企業信心倍增。另一方面,企業的獲得感還來源于在海口創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
“我們公司經常在海口投標,過去每次投標都需要提交項目總額2%的保證金,退付時間較長,現在每次僅需花費200元購買電子保函,即可替代原有的保證金實現投標,減輕了公司流動資金占用的負擔。”海口“區塊鏈+電子保函”應用系統的推出,讓重慶賽迪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投標經營人劉小玉連連稱贊。
該系統以移動APP的便捷化方式實現線上申請、核驗、支付、提交、解密、承兌等讓企業“一次都不用跑”。截至今年3月31日,共開具1392單電子保函,為企業減少資金占用約3.3129億元。
切實為企業降成本、增便利、優服務一直是海口在營商環境工作上發力的方向。據悉,自實行無紙化電子招投標起至今年3月31日,海口已為13609家次投標企業節省約2721.8萬元。
破堵點 企業權益有保障
優化營商環境,“硬環境”看政策,“軟環境”看服務。
日前,省營商環境建設廳問題核查工作小組進駐海口時,我市相關部門列出了一張清單:由省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臺轉至海口的核查辦件一一羅列。經梳理發現,問題涉及財政欠款、市場準入及公平競爭、用地難等方面。問題到底“堵”在哪兒?問題核查工作小組與我市相關部門花了3天時間,對所有未辦結問題逐一“解剖”、挨個“會診”——
海口一公司名下的一塊項目用地,與某單位一塊已征收集體土地的所有權證存在用地界線重疊問題。因后者配合度不高、手續復雜等原因,導致相關變更登記手續遲遲未能完成。
“我們將在處理土地重疊問題的同時,盡快為該公司辦理不動產關聯及登記業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提出“1個月內辦結此案”,并計劃在6個月內抓緊完成全市已征收集體土地的注銷和核發土地所有權證工作的目標。
在海甸島的海口市社會保險服務大廳內,工作人員為市民辦理相關業務。記者 康登淋 攝
在海口國家高新區,“企業秘書”制度的出臺,高效助力各類難點堵點問題的解決,使企業權益更有保障。
“每當我們遇到材料短缺、貨物運輸受阻等問題時,都有園區‘企業秘書’幫助解決。”近日,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的海南維力醫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貨物完成“二線出區”,為企業有效節省成本支出,該公司總經理賀勇慎萬分感慨,除了政策利好,海口優良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更加堅定信心,踏實發展產業,公司今年計劃追加投資2000萬元,新建1條生產線。
“‘企業秘書’是配備給企業、項目的‘保姆’、顧問、辦事員、聯絡員,讓企業在消除發展痛點難點堵點時不再‘多頭跑、跑多趟’。”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柯法業介紹,通過全面推行“企業秘書”制度,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
有溫度 持續賦能企業發展
海口各項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開展,旨在打造“強磁場”,用有溫度的服務招引更多企業入駐。
在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國際人才服務中心窗口,不少外籍人才申請外國人來華工作及居留許可。 記者 楊忠凱 攝
“我們是一家總部經濟企業,因公司業務涉及多個監管環節,經常與政府各個職能部門打交道。”海南國健高科技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伍蘇國在一次次接觸中發現,近年來海口各職能部門的服務態度漸漸由被動變為主動,“店小二”精神正迅速發揚。
“過去我們想申請什么政策扶持和補貼,得自己上門去問;如今是政策送上門,補貼幫代辦。”伍蘇國說,這讓他真切地感受到“店小二”的“無事不擾”和“無處不在”。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企業實實在在的感受,是對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最好的褒獎。
在龍華區政務服務中心的智慧政務服務大廳內,市民自助辦理業務。 記者 康登淋 攝
在市政務服務大廳的24小時政務自助服務廳里,企業負責人何先生將身份證放置在企業機讀檔案查詢打印一體機的感應區域內,按照提示簡單操作不到幾分鐘,就打印好了所需的企業檔案。
市政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蔡秋菊告訴記者,這里共有23臺自助設備,24小時開放為企業群眾服務,不受時間限制,若遇到不會操作,則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指導辦理。
五年來,海口通過簡化辦理流程、實施告知承諾、加強事后監管等多種舉措,實現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即報、即批”。目前全市上線運行“秒批快辦”事項287項,實現62類高頻電子證照“免證辦”;“零跑動”可辦率明顯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市“零跑動”事項全程網辦率達89.1%,79個部門1759個事項實現掌上可辦。
站在黃金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海口正敞開懷抱,以一流的營商環境,熱情歡迎全世界投資者和人才參與自由貿易港建設,奮力譜寫改革創新發展海口新“答卷”。
數據見證這5年
新增經營主體
2018年,海口全年新增經營主體6.18萬戶、注冊資金3848億元,分別增長20%、63.4%;2022年,海口新增經營主體超78萬戶,占全省81%。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2022年,我市實現與福建、廣西等5個省份及廣州、佛山、湛江、肇慶、鄭州、哈爾濱等30個城市的“跨省通辦”,在異地可辦我市政務服務事項415項,在我市可跨省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646項。
電子證照共享
2022年,海口在全省首推“無實體證照”改革,強化電子證照共享應用,實現44類高頻電子證照線上數據自動獲取,線下免于提交實體證照,證照共享覆蓋辦件數量累計達60萬件以上。
便民服務網點
截至2022年底,海口“政務便民服務站”累計布設站點達到186個;郵政政務服務幫代辦網點共64個,可幫代辦事項共34個。
(記者 雷蕾 整理)
在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指導市民辦理業務。記者 楊鶴 攝
關鍵詞
減稅降費
減稅降費作為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重要“先手棋”,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五年來,海口持續開展減稅降費,“放”出活力和動力。
2022年,海口減收8.54萬家單位工傷保險及失業保險費21257.45萬元。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累計受理1893家單位緩繳申請,緩繳費用12703.68萬元。推動稅收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全市合計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達108.01億元,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零跑動”改革
五年來,海口加快數據共享互助腳步,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為抓手,著力推進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
截至2022年,海口“零跑動”事項全程網辦率達89.1%,所有事項平均承諾辦結時限較平均法定辦結時限壓縮了76.73%。實施智能審批事項11個,全流程無人工干預智能審批辦件量超過35萬件,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
“企業秘書”
2021年,海口國家高新區為企業量身定制了“企業秘書”,明確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供全生命周期專業服務,園區管委會實現從“管理者”到“服務員”的轉變。
實施過程中,為避免企業辦事過程中遇到部門間推諉扯皮、辦事拖沓、辦不成事等問題,管委會建立了問題處理“三直”機制,企業訴求直達“企業秘書”、“企業秘書”直通業務部門轉辦企業訴求、“企業秘書”直線聯系管委會班子成員。2022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05家,占全市、全省比重分別達到22%、15%。(記者 張熙宇 整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