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人穿插施工 塔樓穿上“新衣”
海口中交國際中心項目沖刺9月竣工
抬頭望去,高211.6米的塔樓已經穿上了靚麗的“新衣”,外立面玻璃幕墻已施工至41層,預計7月完工……4月16日,在位于海口國興大道的海口中交國際中心項目,超白鋼化玻璃外表泛著深藍色的光澤,外立面呈不規則形狀,把即將呼之欲出的大英山CBD商務區新地標襯托得高端典雅。目前,項目建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塔樓室內二次結構砌墻已經施工至46層,抹灰施工至45層,玻璃幕墻安裝至41層,項目建設多點開花,沖刺今年9月完工。
4月16日,空中俯瞰位于國興大道的海口中交國際中心項目。 記者 康登淋 攝
“最近天氣還算涼爽,我們抓緊時間干活,爭取這幾天砌完主樓的墻體。”4月16日,在海口中交國際中心項目上,砌筑工賈帥按照要求,熟練地用砂漿、砌塊砌筑墻體,室內不時傳出施工聲。室外,大片的玻璃幕墻已經“爬上”外立面,南北面為單元體玻璃幕墻系統,東西面為框架式玻璃幕墻系統,造型時尚。“塔樓的玻璃幕墻總面積達4.6萬平方米,現在已經完成總量的92%。”項目總工閤先鋒表示,項目上10多道施工工序正快馬加鞭推進。其中,二次結構施工這幾天即將完工;塔冠安裝已經全部完成;裙樓正進行三層梁鋼筋綁扎,即將封頂;裝飾裝修忙,暖通、消防及水電安裝等工作正有序進行。項目預計今年9月達到竣工驗收條件。
如今,海口中交國際中心項目上,每天有500多名工人在各樓層穿插施工。“近期我們新增了上百名工人,全力推進各專業施工,力爭保質保量早日完工。”項目負責人李興旺表示。
閤先鋒介紹,項目主樓整體呈空間雙曲外形,南、北面為鋸齒狀平面,以減少太陽熱輻射;東、西面采用獨特的遮陽百葉構造,即從建筑玻璃幕墻往外部推出1500到2000毫米,在陰影和百葉之間創造出一個“冷凍區”,給樓體和循環至此的熱空氣降溫,即便在炎炎夏日,也能讓人感到舒適,實現綠色低碳環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