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了解崖州文化
“此次發掘出的183座墓的墓葬形制、構筑方式很有特點,對了解三亞地區的喪葬習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很有幫助。”廖忠志說。
“多墳山”古代墓葬群考古發現,有的墓葬砌筑規整、結構講究、用材高標準,反映了墓主人一定的經濟基礎;有的墓葬用材較雜,只有一排蓋頂磚,且一半為平磚;還有的墓葬甚至用不起墓磚,只以河邊隨處可見的河卵石堆筑,表明墓主人較低的經濟水平。
廖忠志透露,隨葬品的數量反映了當時時代的薄葬習俗。無論是規格較高還是較低,“多墳山”古代墓葬群隨葬品都不甚豐富,一方面可能說明這批墓葬的等級不高,另一方面也表明社會的薄葬傳統。墓葬的構筑方式反映了三亞地區的喪葬習俗,以磚室為主,專用的拱頂石蓋頂,前擋墻較高且延伸成地面祭臺的形制不同于其他地區,尤其是在內地不見,反映了當地特殊的墓葬構筑方式。墓葬的排列說明了社會變動較為劇烈。所有墓葬均開口于二層下,但墓葬的排列方式規律性不強,很難以墓向、形制劃分不同的墓葬分組,甚至也難以判定為家族墓地。
“目前考古發掘的隨葬品都在當地妥善保管,在做好保護的基礎上,我們有望在即將建設的歷史文化展示中心等地向公眾展陳部分物品,以期更好地展示、推廣崖州文化。”三亞市崖州區旅文局局長林海濤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