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于“嘗鮮”,四處學習技術嘗試發展新產業,帶領村民探索致富路徑;他力拔“窮根”,帶頭引進石斛種植讓貧瘠荒地長出“金子”;他以身作則,帶頭拆除自家院墻,整治優化村容村貌,為修建環村路“讓地”……他就是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黨委書記洪義乾。
20多年來,洪義乾全身心撲在謀求村莊發展和村民幸福生活上,帶領村民群眾在火山巖上種植石斛,將施茶村打造成為海南鄉村振興樣板村。他將翠綠的石斛栽到黑硬的火山石上,也將致富的希望種到了群眾的心坎里,2019年,洪義乾被評為第七屆海南省道德模范。
□記者 周慧
助力鄉村振興:石頭“變金子”特色產業興
“瞧,這就是用火山石斛做的茶,來自咱們這長在火山石上的石斛。”近日,在海口施茶石斛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吳清偉向大家介紹著石斛,同時不禁感慨:“過去我們‘因石致貧’,如今我們‘因石致富’。”
原來,坐落在火山腳下的施茶村,有90%以上的土地被火山巖石覆蓋,村民之前只能在石頭縫里種莊稼,火山石一度是阻礙當地經濟發展的“絆腳石”。面對惡劣環境的困難,洪義乾帶領全村3000多名村民,在石頭地里嘗試過種植香菇、益智(姜科植物)等不少項目,還養過白鴿,但最終都失敗了。直到2015年,洪義乾外出考察石斛產業,他意識到,村里滿地的“絆腳石”或許可以轉變為讓村民致富的“點金石”。
村里都是石頭地,種植石斛能成嗎?當村民有顧慮時,洪義乾和村里黨員干部先蹚路,說服家人,把自家的一塊塊石頭地,整合建成了200多畝的石斛種植基地,隨即就有41戶村民跟上來入了股。第一年,海口施茶石斛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收入數十萬元。立竿見影的效果引得村民紛紛加入合作社。
如今,靠發展產業,“石頭村”變成了“富裕村”。村民富裕起來了,但洪義乾心中為村民謀發展的信念依舊沒變。“帶領村民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讓村民過上小康生活,那就是最大的幸福。”洪義乾表示。
引領村民發展:錢包鼓起來精神富起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同時,洪義乾不忘引領環保風尚,構建和諧鄉村。在發展過程中,洪義乾帶領村民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不砍一棵樹、不賣一分地、不搞商業開發,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企業+合作社+農戶”致富路,成為遠近聞名的在火山巖上發展互聯網種植的“明星村”。
“現在我們的無核荔枝也有200多畝了。上面是無核荔枝,下面是火山石斛,我們就是要做好特色產業這篇文章。”洪義乾介紹道,施茶村在不斷擴大火山石斛種植產業的同時,還引進了無核荔枝產業,該村的人均年收入也從二十年前的1000元,達到了現在的3.3萬元。
郁郁蔥蔥的林木、干凈整潔的美麗村莊、隨處可見的文明創建宣傳標語……在洪義乾和村里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施茶村還修繕暖心廬舍、興建家風家訓館,弘揚優秀鄉賢文化和良好家風家訓,并制定村規民約,提升村民思想覺悟和文明意識。如今的施茶村,真正實現了鄉風村貌的“里子”和農民增收的“面子”相結合。
洪義乾表示,今后將繼續秉承初心,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特色產業為依托,努力傳承鄉村文化,讓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